【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代表3种不同生物物种,物种A处于第二营养级,物种B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而物种C捕食物种A和物种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碳在乙、丙、丁之间的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B. 图中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的有物种A和B、B和C
C. 在一定时间内,丙中物种C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不可能符合“J”型增长模型
D. 图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答案】ABCD
【解析】
据图由于甲与乙之间为双箭头,且甲指向外的箭头只有一个,所以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丙中A、B两种生物具有竞争关系,C与B具有捕食关系,据此分析作答。
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是生物,故碳在生物之间传递形式为有机物,A正确;通过环境容纳量和种群实际大小分析可知图中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的有物种A和B、B和C,B正确;据图可知,物种C的环境容纳量远与种群实际大小相当,故在一定时间内,丙中物种C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不可能符合“J”型增长模型,C正确;图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D正确;故选ABC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从五种香辛料中提取精油(编号为 A、B、C、D、E),并用这些精油对四种微生物进行了抑菌能力的实验研究,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A | B | C | D | E | |
大肠杆菌 | 21.1 | 26.0 | 15.1 | 24.0 | 23.2 |
白葡萄球菌 | 14.7 | 22.0 | 19.1 | 12.0 | 29.1 |
黑曲霉 | 24.6 | 33.0 | 26.0 | 24.5 | 49.6 |
青霉 | 25.3 | 38.2 | 24.3 | 25.1 | 42.8 |
(1)用萃取法从香辛料中提取精油时,采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同时还受温度和时间长短等条件的影响。
(2)在探究精油对微生物的抑菌能力时,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_,采用_____法进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精油E对细菌的杀伤作用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对真菌的杀伤作用。
(3)若要探究提取精油含量最高时的最佳萃取时间,请写出简要思路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⑤表示五个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①~⑤中首先加强的是过程①
C.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生长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D.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①②会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对浙江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时鹭类中的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筑巢高度/m | 池鹭/只 | 白鹭/只 | 夜鹭/只 | 牛背鹭/只 | 鹭鸟总数/只 |
6~8 | 6 | 6 | 8 | 0 | 20 |
8~10 | 52 | 6 | 6 | 2 | 66 |
10~12 | 14 | 4 | 4 | 2 | 24 |
12~14 | 10 | 22 | 4 | 0 | 36 |
(1)表中数据显示,该森林群落鹭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_____。调查该区域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表中数据的获得是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___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块(10m×10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得出的。
(2)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觅食时间和方向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______,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_____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图1。从中可推如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照图2可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这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豆感染大豆花叶病毒( SMV)后.老叶上会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既块。研究人员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量了大豆健康株和感病株的净光合迷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除图中所示因素外,影响大互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外界环境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
(2)当光照强度为1 500 Ix时,大豆叶肉细胞中产生[ H]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此时大 豆健康株和感病株制造有机物的速率_____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3)研究发现,大豆感病株的叶绿素含量明显比健康株低。光照强度大于I 500 lx时.大豆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有_______________;此时,健康株的光合速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面增大,而感病株的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面增大.攔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库布其沙漠盘踞于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南岸,经人们几十年治理,书写了从“死亡之海”变为“经济绿洲”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新路。草方格沙障是沙漠治理中一种常见的治沙方法,先将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漠中,然后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以此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请分析回答:
(1)从“死亡之海”变为“经济绿洲”,此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经人们几十年治理,采用“草方格沙障”、“飞机播种造林”等方式控制沙漠蔓延,从群落角度分析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群落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
(2)草方格沙障能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提高治理地区的丰富度,丰富度指________,白沙蒿是沙地的“先锋”植物,也能固沙改变环境,油蒿因此也能生长,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说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沙漠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复活草,该植物有着较强的储水能力,科学研究发现复活草的储水与其体内的糖基海藻糖有关,据此研究出的化妆品体现了复活草的________价值。
(4)沙漠中的常见动物沙蜥主要以蚂蚁等各类小昆虫为食。下图表示能量流向沙蜥所处的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其中B表示________,若蚂蚁所处的营养级的同化量为XJ/(cm2a),两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若研究一个月内沙蜥所处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图中缺少的能量去向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结合该实验的结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B.根据弯曲度可判断,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
C.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向下的极性运输D.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抗体分子含有两条短肽和两条长肽链,科研人员将小鼠编码抗体(抗禽流感病毒HA抗原)可变区的基因片段与人编码抗体恒定区的基因片段整合,构建图1所示表达载体(HindⅢ等表示不同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导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后,筛选能够稳定表达的细胞株,成功获得大量嵌合抗体(图2)。
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构建人鼠嵌合抗体基因表达载体,需要对编码抗体不同片段的基因进行重组,为此应该从分泌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经逆转录得到_____________用于PCR扩增,并分别与人抗体的恒定区DNA序列拼接。
(2)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4种dNTP)、_________、__________及缓冲液等。
(3)构建人-鼠嵌合基因表达载体时,先将人抗体的轻、重链基因部分序列分别与相应鼠抗体的可变区序列整合后插入到两个启动子的下游。这过程需要将鼠抗体长链基因经____和_____双酶切,鼠抗体短链基因经_____和____双酶切。①是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它可以驱动相关基因转录。
(4)将重组质粒导人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后,可采用_________技术检验基因是否成功转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成功表达并组装出有生物学活性的嵌合抗体,该嵌合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