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 |
B. | 若增加酶量可提高BC段反应速率 | |
C. | 主要是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 |
D. | 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 |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A、分析曲线可知,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A正确;
B、曲线Ⅰ中的BC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不变,说明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因素不是底物浓度,影响该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酶的浓度),因此增加酶量可提高BC段反应速率,B正确;
C、曲线Ⅰ和曲线Ⅱ中的自变量均是温度,温度不同,二者的反应速率也不同,说明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主要是因为温度的影响,C正确;
D、测定最适温度还需要在37℃左右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进行检测,最适温度不一定是37℃,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图,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15}$ | B. | $\frac{7}{15}$ | C. | $\frac{3}{15}$ | D. | $\frac{7}{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图可知,甲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 |
B. | 乙是一磷酸腺苷,是RNA的一个基本单位 | |
C. | 丙是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构成 | |
D. | 能量1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能量2可以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 | |
B. | 细胞衰老过程细胞核的体积变大,线粒体的体积变小 | |
C. | 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 | |
D. | 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会产生定向变异来适应环境 | |
B. | 它与北方血吸虫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 | |
C. | 它会因环境改变发生定向进化 | |
D. | 漫长的地理隔离可能使其演化成新物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项目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
A | 染色体间期是否复制 | 复制 | 不复制 |
B | 着丝粒变化 | 不分裂 | 分裂 |
C | DNA数目变化 | 2N→4N | 2N→N |
D | 染色体数目变化 | 2N→N | N→2N→N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R、S、N、O在果蝇所有体细胞中都表达 | |
B. | R、S、N、O互为非等位基因 | |
C. | 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 |
D. | 基因R、S、N、O中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比值一般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