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甲是马铃薯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 (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D表示______。

(2)缺氧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与玉米根细胞产物不相同,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从乙图中可以看出,30℃下植株一昼夜有机物的生产量为______(用CO2的量表示),最有利于植株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至少列举两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2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

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 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B.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加所致

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同学对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其中所标记的色素名称或颜色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能够聚合形成DNA分子的物质是( )

A. 脱氧核糖 B. 脱氧核苷酸 C. 氨基酸 D. 含氮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特点。

(2)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1。请回答下列题: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__多样性,而样方1 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量变化情况,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时间段无染色单体,CF时间段含有染色单体

B. AB、BC、CD三个时间段都有水生成,但来源可能不相同

C. FG段染色体组数是GH段染色体组数的两倍

D. 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会抑制FG时间段着丝点的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蚜(一种蚜虫)和鳞翅目幼虫(蝶、蛾的幼虫)是利马豆(又名“洋扁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A. 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B. 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C. 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D. 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体肾脏内,当原尿流经肾小管管腔时,肾小管担负着对原尿中有用成分的重吸收的作用。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示可知,肾小管管腔内原尿中的氨基酸被吸收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方式是_______,再从细胞内排到组织液中的方式是_______。

(2)Na+由肾小管管腔吸收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再从细胞内排到组织液中的共通性是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排到组织液的方式为被动运输,而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与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当,则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为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基因型为Aa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得到它们的子一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品系甲植株与品系乙植株杂交可得到三倍体的后代,所以它们为同一品种

B. 取品系乙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都为纯合子

C. 将品系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36

D. 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