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解:(1)鉴定成熟梨果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到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在50-65℃水浴一分钟,形成砖红色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到的试剂是苏丹Ⅲ,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被染成橘黄色色的脂肪颗粒.(3)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所用到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色反应.该试剂在使用时要注意先加质量分数为0.1g/mlNaOH,再加质量分数为0.01g/mlCuSO4.
(4)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液对核酸进行染色,细胞核被染成绿色.在实验中用到的盐酸的作用是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
故答案为:
(1)斐林试剂、50~65 砖红色
(2)橘黄色
(3)双缩脲试剂 紫色 0.01g/mlCuSO4溶液
(4)绿色 细胞膜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O、N、P、Ca | B. | C、H、O、S、P、Mg | C. | S、P、O、C、H、N | D. | N、S、P、Ca、Z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 |
B. |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种类可能增多 | |
C. | 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控制,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 |
D. | 细胞癌变,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其增殖不受机体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同的交配类型 | |
B. | 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 |
C. | 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
D. |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胚子的种类和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 |
B. | 碱基排列顺序 | |
C. | 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 |
D. | 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经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的 | |
B. | 这些细胞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属于真核细胞 | |
C. | 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
D. | 这些细胞在形态上虽然各不相同,但功能上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过程应进行水浴加热才会溶解 | |
B. | 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 |
C. | 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 |
D. | 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H]) | |
B. | 停止光照,叶绿体中ATP和NADPH含量下降 | |
C. | 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到基质 | |
D. | 植物在暗处可大量合成(C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 | B. | $\frac{3}{16}$ | C. | $\frac{9}{16}$ | D. | $\frac{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