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细胞的通讯方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肝细胞生命活动的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B. A图中的激素一定是起降血糖的作用
C. 如果B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1应该属于传入神经,靶细胞属于效应器
D. 2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在靶细胞内被分解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图表示胰岛分泌的激素(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细胞,属于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B图表示神经调节,其中1为轴突、2是突触小泡。
A.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肝细胞生命活动的方式属于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A正确;
B. A图中的激素可能是胰岛素,降低血糖;也可能是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错误;
C. 若B图所示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1应该属于传出神经,靶细胞属于效应器,C错误;
D. 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所以2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使靶细胞发生兴奋或抑制,当完成一次传递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但神经递质不进入靶细胞,因此被分解的场所在靶细胞外,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4分)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
的过程,Ⅰ—— 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由图中 Ⅰ→Ⅱ获得④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过程Ⅰ是 ,过程Ⅱ是
(2)由图中Ⅰ→Ⅲ→Ⅳ 获得④过程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Ⅲ表示 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
(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由图中Ⅲ→ Ⅳ 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
(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
(5)品种⑥为 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 (有、无)籽果实。
(6)④和⑥是否可看成同一物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产生等量的CO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消耗的葡萄糖比在无氧条件下多
B.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
C.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
D.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产生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 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抗锈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易倒伏(D)对抗倒伏(d)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抗病易倒伏和易染病抗倒伏的两个纯合品种,采取杂交育种方法培育既抗病又抗倒伏的高产品种,那么,对从F2中筛选出的抗病抗倒伏植株处理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自交 C. 测交 D. 回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_的过程。
(3)在真核生物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某种原因,正常细胞发生了D过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
B. 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基因表达功能也相同
C. 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⑤⑥代表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筛选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突变株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个已经灭菌的空培养皿,斜放(一边垫起)放置,在无菌条件下倒入10mL不含药物的底层培养基(如图甲所示);
②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放平,再倒入10mL含有链霉素的上层培养基,这样便得到链霉素浓度从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升高的梯度平板(如图乙所示);
③用移液管移取经诱变处理后的大肠杆菌细胞悬液0.1mL到梯度平板上,进行涂布;
④将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天,观察经一次培养的梯度平板上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
⑤选择如图丙所示平板上12个生长在梯度平板中部的单个齒落,用无菌接种环接触单个菌落朝高药物浓度的方向划线;
⑥将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天,经二次(或多次)培养后,在链霉素浓度比较高的部位长出的菌落即为抗链霉素突变株
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所用的培养基从用途上看是________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能够凝固,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2)涂布操作时,涂布器可沾取少量__________在火焰上引燃,进行灼烧灭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将平板进行_____________培养。
(3)若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则图丙培养皿中长出的菌落颜色为________。用无菌接种环接触单个菌落朝高药物浓度方向划线,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的抗链霉素突变是培养基中的链霉素引起的吗?_______(填“是”“不是”),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乙肝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其侵染人体肝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催化过程①和过程③主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
(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③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若RNA片段中有30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0个,则由过程③形成的DNA片段中G和T的数目之和为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过程②中1个RNA分子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或者翻译后一条肽链被酶切成多条肽链。
(4)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一般很难根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乙肝时,通过药物抑制过程③比抑制过程②的副作用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