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是(  )
A.将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成“太空椒”
B.将拟南芥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
C.将白菜的细胞与甘蓝的细胞融合,并将融合细胞培育成蔬菜新品种白菜-甘蓝
D.将转入抗棉铃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抗虫棉植株

分析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具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如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种子不是一个细胞,不属于离体已经分化的细胞,因此将种子培育出植株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将拟南芥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将融合细胞培育成蔬菜新品种白菜-甘蓝,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将转入抗棉铃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抗虫棉植株,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要求考生识记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实例进行判断.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新课标2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竞争性抑制剂使酶失活
B.有些酶不是由氨基酸构成的
C.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
D.离开活细胞的酶可以有催化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种植物的高度受二对基因(M、m和N、n)控制,这二对基因分别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现将两种高度相同的纯合植株杂交得到Fl,再用Fl代与甲植株杂交,对产生的F2代植株数量及生长状况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
A.MmNnB.mmNNC.MMNnD.mmN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至少有碱基(  )
A.1500个和1500个B.1000个和2000个C.1500个和3000个D.500个和10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诱变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
A.产生很多有利个体B.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C.方法简单易行D.诱发定向突变,缩短育种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0);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的杂交实验中,子代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子代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
①若子代果蝇雌性全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②若子代果蝇雌性全红眼,雄性全白眼且雌:雄=1:1,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③若子代果蝇雌性全红眼,雄性全白眼且雌:雄=2:1,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很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历程中,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其中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遗传物质的本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①、④(填序号).
(3)该实验要获得DNA被标记的噬菌体,其培养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理由是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体内.
(4)本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如图乙),离心后前者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后者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这一现象说明了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进一步观察实验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亲子代中保持连续性的物质是DNA(或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