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糖尿病患者多会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1)胰岛素作为________分子调节血糖含量。健康人血糖浓度升高时,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葡萄糖在细胞中通过______过程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原或转化为_________

(2)已有研究发现物质A与肥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为研究物质A的作用,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大鼠正常心肌细胞,用适量胰岛素处理后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

实验中使用高糖高脂培养基模拟的是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为胰岛素调节的主要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物质A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检测了上述实验中高糖高脂培养基中细胞内相关物质含量,结果如图3。综合图2 和图3可知,物质A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

【答案】信息 胰岛B 细胞呼吸(氧化分解)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 抑制胰岛素对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促进作用 使IRS-1的量下降,使AKT的磷酸化减弱

【解析】

1. 血糖的来源包括:①食物消化、吸收;②肝内储存的糖原分解;③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血糖的去路包括:①氧化转变为能量;②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脏、肾脏和肌肉中;③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加以储存。胰岛是体内调节血糖的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肝脏储存肝糖原。此外,血糖浓度还受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当人体摄入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开始上升,此时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进入血液,胰岛素可以协助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血糖的消耗和转化为非糖物质。

2.分析图1 以培养基中为正常值的葡萄糖和脂肪时,葡糖糖摄取量作为参照,当实验组中同时加入高糖和高脂,不加物质A合成抑制剂时,葡糖糖摄取量降低,当实验组中同时加入高糖、高脂和物质A合成抑制剂时,葡糖糖摄取量与正常值一致。

3.分析图2: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被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识别,激活IRS-1蛋白,此蛋白的活化可以促进Akt蛋白磷酸化为p-Akt,磷酸化的p-Akt蛋白发挥作用,促进葡糖糖的吸收和糖原合成等途径,降低血糖。

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调节血糖含量。健康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促进血糖的消耗和转化为非糖物质来降低血糖:葡萄糖在细胞中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过程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2)本实验探究的是物质A与肥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关系,因此高糖高脂培养基模拟的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

实验设置了一个对照组,两个实验组,对照:以培养基中为正常值的葡萄糖和脂肪时,葡糖糖摄取量作为参照,实验组:当实验组中同时加入高糖和高脂,不加物质A合成抑制剂时,葡糖糖摄取量降低,当实验组中同时加入高糖、高脂和物质A合成抑制剂时,葡糖糖摄取量与正常值一致。说明物质A的作用是抑制胰岛素对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促进作用。

3)由图2可知是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的信号通路,胰岛素被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识别,激活IRS-1蛋白,此蛋白的活化可以促进Akt蛋白磷酸化为p-Akt,磷酸化的p-Akt蛋白发挥作用,促进葡糖糖的吸收和糖原合成等途径,降低血糖。以胰岛素和物质A合成抑制剂都不加入的组作为对照组;正常组IRS-1蛋白、p-Akt的量都会增多,该组为同时加入胰岛素和物质A合成抑制剂的组;加入胰岛素,不加物质A合成抑制剂的组,IRS-1蛋白和p-AKT蛋白的量明显降低,说明物质A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机制是使IRS-1的量下降,使AKT的磷酸化减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图1、图2是两个家庭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回答:

(1)若甲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则其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若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人数很少,____(能/不能)依此判断乙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原因是____

(3)若乙病的遗传类型和红绿色盲的类型一样,与甲病有关的基因是A、a,与乙病有关的基因是B、b。图3表示Ⅰ3、Ⅰ4、Ⅱ5和Ⅱ10四个个体与甲病、乙病有关的基因经过电泳后形成的条带分布情况,4种基因分别对应4种条带。则条带3对应的基因是________,Ⅱ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4)为降低遗传病的出生风险率,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遗传病是指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合能力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为研究水稻控制光合能力的基因,科研人员获得了种植株高度和籽粒重量都明显下降的水稻突变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

(l)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能够 ___和利用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和[H]参与在____(场所)中进行的C3____过程,该过程的产物可以有 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蔗糖和淀粉。

(2)科研人员用电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体,结果如下图所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体出现了两方面的明显变化:① ___;②____。此实验从________水平分析了突变体光合产量变化的原因。

(3)半乳糖脂是类囊体膜的主要脂质成分,对于维持类囊体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酶G参与其合成过程。测序发现,该突变体的酶G基因出现异常。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突变体和转入酶G基因的突变体中的半乳糖脂及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比三种拟南芥的测定结果可知,____

(4)综合上述研究,请解释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突变体产量下降的原因____

(5)若要利用酶G基因培育高产水稻,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将酶G基因转____(选填“野生型”或“突变体”)水稻,检测 ___是否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欧洲兔被带入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它的繁衍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外来物种入侵可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也可引起群落演替的发生

B. y1年后欧洲兔和袋鼠的数量变化反映狐狸也是袋鼠的被捕食者

C. y2年后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这与病毒的专性寄生有关

D. y3年后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农杆菌Ti质粒的T-DNA区段结构示意图。农杆菌附着植物细胞后, T-DNA首先在农杆菌中从右边界到左边界被剪切、复制,然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继而诱发细胞异常生长和分裂,形成植物肿瘤。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i质粒存在于农杆菌的拟核DNA之外

B. 植物肿瘤的形成与AB两个基因的表达有关

C. 清除植物肿瘤组织中的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

D. 利用T-DNA进行转基因时需保留LBRB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126组成了细胞原生质层

B. 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 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 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细胞中的一个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被染液染色后,该叶绿体才能在显微镜下可见

B.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仍为逆时针

C.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若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P450是石油降解的关键酶。用SalI和NdeI联合酶切获得P450基因,与甲图所示的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中获得基因工程菌。甲图中mel基因表达能使白色菌落变成黑色,aacCI是庆大霉素(抗生素)抗性基因。甲图中箭头位置是不同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乙图表示几种限制酶对应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l)甲图所示质粒中没有Sal I酶的切割位点,切割质粒时可用乙图中的____酶代替,原因是____。酶切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P450基因)在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

(2)经测定图甲质粒长度为7.6kb(lkb为1000个碱基对),重组质粒经Nde I、SspI联合酶切后获得了6.0kb和1.2kb的两个片段,据此推测,目的基因的长度应为____kb。基因表达载体中必须含有启动子,它的作用是____

(3)将重组质粒导人大肠杆菌时,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细胞处于一种____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由于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成功率很低,需要接种到含有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选择颜色为____的菌落扩大培养,进而筛选出所需的工程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将纯净新鲜的叶绿体平均分成2份,分别加人等量的035mol/LNaCl溶液和0035mol/LNaCl溶液,摇匀制成悬液甲液和乙液,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步:取干净的试管4支,编为1234号,在黑暗处按下图所示分别加入等量的悬液或试剂,并充人等量的CO2缓沖液;

第二步:将四支试管置于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的光源下,再向每支试管中加人2滴蓝紫色的二氯靛酚钠溶液,摇匀并观察。

实验现象:1号试管产生气泡,溶液由蓝紫色逐渐变成粉红色,最终呈无色;其余三支试管无气泡,溶液均呈蓝紫色。分析回答:

11号试管气泡中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_。该气体产生于__________(具体结构),来源于_______(原料)。

21号试管蓝紫色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没有气体产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将该酶与_____________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