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均为体积相等的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表示,且MA<MB,半透膜面积S1<S2,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所消耗的时间分别是t1 t2,则(  )
A.H1>H2,t1=t2B.H1=H2,t1>t2C.H1=H2,t1<t2D.H1<H22,t1=t2

分析 水分子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动力是浓度差,且总是由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渗透发生的原理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解答 解:由于A、B均为体积相等的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为MA、MB,且MA<MB,所以甲乙装置的两侧浓度差相等,液面上升的高度相等,即H1=H2.由于两侧浓度差相等,但半透膜面积S1<S2,所以水分扩散所消耗的时间t1>t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渗透原理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了解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过程,难度一般.要求考生明确水分子总是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一多肽链共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至少有(  )
A.1个,1个B.110个,110个C.109个,109个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C.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外侧,Ⅱ侧为细胞膜内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B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前膜,C物质的释放需要载体,要消耗能量
D.图2中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高三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途径1、2、3中①②过程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2)由途径1形成的植株B的基因型有 ,植株B成熟时不可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

,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使植株B可育的方法是诱导

(3)从植株A到植株C的培育过程,需要调控的植物激素主要有

(4)一般情况下,相同发育程度的植株C与植株D的性状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5)从植株A到植株C的过程属于 (填生殖方式),从植株A到植株B的过程属于 (填生殖方式)。

(6)在相同条件和相同发育程度的情况下,植株D表现型同于植株A的可能性为

(7)通过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外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