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分析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解答 解: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A正确;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B正确;
C、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C正确;
D、细胞具有多样性,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科学家通过对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研究,弄清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分都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lacZ、基因lacY,基因lacA,结构基因的上游有3个对结构基因起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基因能够调节操纵基因状态,从而对“开关”起着控制作用,下图1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在基因中的结合位点是启动子.
(2)图1中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大肠杆菌拟核部位,完成②过程中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主要依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氨基酸的密码子,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ATP中的“A”与调节基因和mRNA中的“A”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物质.
(3)研究发现,当大肠杆菌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而没有乳糖存在时,大肠杆菌不能合成乳糖代谢所需酶,试依据图1解释其原因调节基因控制合成的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结构基因不能转录.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了大肠杆菌能量的供应,又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4)当培养基中没有葡萄糖仅有乳糖时,大肠杆菌必须合成乳糖代谢酶,上图2表示了这一诱导过程,据图可知,当乳糖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引起阻遏蛋白分子空间结构改变,阻遏蛋白失去与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保证RNA聚合酶正常发挥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招远市校级期末)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描述最准确的一组是( )

A.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B.磷脂、蛋白质、糖脂

C.脂质、蛋白质、糖类 D.磷脂、糖蛋白、糖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光饱和时光照强度(知勒克司)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小麦39328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3)研究人员发现小麦抗虫性较差,欲通过基因工程对该品种进一步改良,改良中涉及到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皮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
1小麦叶片25°C、9千勒克司a
230°C、15千勒克司b
3玉米叶片25°C、9千勒克司c
430°C、15千勒克司d
①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高温、强光照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大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l、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不可行请说出理由:仅通过2、4组相互对照只能得出两种植物在高温、强光照下光合作用的差异;
缺乏自身对照,不能得出该条件分别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葡萄糖.写出此时呼吸作用反应式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1.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发现X细胞的细胞质中具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1)生产上通常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不同的动物细胞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诱导因素诱导融合.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2)生产上也可以利用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具体过程是:取受到特定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X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将重组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3)生产上还可以利用转基因(DNA重组,基因工程)技术,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导入受体细胞,从而使受体细胞能无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注射相应抗原,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鼠体内发生体液免疫过程.
(2)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通常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特点.
(4)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
(5)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后再生细胞壁的过程中,下列哪些细胞器的活动明显增强(  )
A.叶绿体、高尔基体B.线粒体、内质网C.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