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以下生物体内发生的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H]的产生B.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C.ADP的消耗D.呼吸作用中丙酮酸的分解

分析 本题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场所,ATP分解的场所,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 解:A、[H]的产生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过程,若是光合作用则在叶绿体中合成,若是呼吸作用可以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A错误;
B、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B正确;
C、ATP的消耗即为ATP的水解反应,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可进行,C错误;
D、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的分解在线粒体中进行,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分解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ATP的分解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场所、反应物、产物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    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为正常翅的果蝇中“假回复体”基因型可能为HHrr、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    因型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hhRR(基因型)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若子代果蝇全为毛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用这些果蝇与hhRR(基因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预测子二代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15N标记细菌中的DNA,然后又将14N来供给这种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14N来合成DNA,假设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产生了4个新个体,它们的DNA中,含14N的链占总链数的比例是(  )
A.3:4B.2:1C.1:4D.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现有两个纯合的小麦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条件之二是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条件之三是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和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种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的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A.水稻吸收水和其它离子的速率比吸收Ca2+、Mg2+
B.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不同
D.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44-需求量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  )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中的某一结构,图乙是研究不同浓度CO2对该植物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请回答:

(1)图甲C所示的结构名称是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图中由F0、F1组成的物质最可能是ATP合成酶.图甲中所示生理过程是光反应(光合作用).
(2)根据图乙实验结果,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幼苗若干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A组温室保持原大气CO2浓度.
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3)还原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图乙所示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幼苗中还原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CO2浓度越高,碳反应生成的还原糖越多.
(4)较高CO2浓度有利于植物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高CO2浓度使气孔开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③为细胞内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④为淋巴B.血红蛋白存在于②中
C.①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②→④过程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