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水稻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茎秆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9号、6号染色体上.已知B基因容易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且这种变异不影响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及配子的可育性,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1)已知,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的遇碘液变棕色.如果选择两纯合品系非糯性高秆与糯性高秆杂交用碘液处理F1代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上述结果是(是/否)可用于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
(3)将纯合的非糯性高秆植株与糯性矮秆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表现为非糯性高秆,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可能存在如下三种情况.

为了探究F1中B基因的位置,某同学用F1植株与纯合糯性矮秆植株杂交.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紫色:矮秆绿色:矮秆紫色:高秆绿色=1:1:1:1,则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
②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紫色:矮秆绿色=1:1,则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
③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矮秆紫色:高秆绿色=1:1,则B基因的位置如丙图所示.

分析 水稻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茎秆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9号、6号染色体上,一般来说两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非糯性高秆基因型为A_B_、糯性矮秆基因型为aabb、糯性高秆基因型为aaB_、非糯性矮秆基因型为A_bb.

解答 解:(1)两纯合品系非糯性高秆(AABB)与糯性高秆(aaBB)杂交,F1代为AaB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可产生含A和a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用碘液处理后,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用双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交配,即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
(3)为了探究F1中B基因的位置,可以用F1植株(AaBb)与纯合糯性矮秆植株(aabb)杂交.
①若后代非糯性高秆:糯性矮秆:糯性高秆:非糯性矮秆=1:1:1:1,则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
②若后代非糯性高秆:糯性矮秆=1:1,则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
③若后代糯性高秆:非糯性矮秆=1:1,则B基因的位置如丙图所示.
故答案为:
(1)蓝色:棕色=1:1   是
(2)AaBb、aabb
(3)①非糯性高秆:糯性矮秆:糯性高秆:非糯性矮秆=1:1:1:1
②非糯性高秆:糯性矮秆=1:1
③糯性高秆:非糯性矮秆=1:1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为研究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对蜜柑花芽分化不同阶段的影响,科研人员定期进行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花芽诱导期后阶段CTK含量大幅上升,有利于细胞分裂和花芽的形成
B.花芽诱导期ABA含量降低,抑制生长作用减弱,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C.诱导花芽形成的关键因素是CTK含量超过ABA含量
D.花芽形成期ABA含量维持较高水平,可能有利于花的形态分化和开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重要考查的内容.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导致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都用到无水酒精冲洗
D.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细菌,可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正确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1)豌豆(2n=14)的果皮黄豆荚与绿豆荚,红花与白花为自由组合的两对相对性状.甲豌豆为绿豆荚红花、乙豌豆为黄豆荚白花,且均为纯合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乙豌豆的花粉为甲豌豆授粉进行人工杂交,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是去雄→套袋→传粉→套袋.如果甲植株上结的全部是绿豆荚,将其内的种子种下,发育成的植株均开红花,由此可判断出的显隐关系是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填“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或“绿豆荚对黄豆荚为显性”或“红花、绿豆荚为显性”).
②若甲、乙为杂交亲本,花色将在F2代植株上出现性状分离.
③若对该植物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7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
(2)豌豆的某一相对性状共有5种不同的表现型,该性状受三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表现型Ⅱ,B基因控制表现型Ⅲ,D基因控制表现型Ⅳ,如下表所示:
表现型
基因型aabbddA_B_dd
A_bbdd
aaB_D_
aaB_dd
A_bbD_
aabbD_
A_B_D_
①已知三种显性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的关系,根据表中信息分析,三者之间的抑制关系为A抑制B、B抑制D、D抑制A.
②Aa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为Ⅲ的个体占$\frac{3}{16}$.
③现有一株表现型Ⅱ的植株,若用自交的方法来鉴别其基因型,其中有AABBdd、AABbdd、AAbbdd等三种基因型的植株不能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例进行判断.利用表现型Ⅰ对其进行测交,不能(填“能”或“不能”)区分这三种基因型,因为因为它们的测交后代均为表现型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中甲代表物质,乙代表膜上蛋白质分子,丙表示某种细胞或细胞结构,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通过受体乙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
B.若甲表示K+离子,则其进入神经细胞的过程离不开线粒体的作用
C.若乙表示核孔,则甲表示大分子的信使RNA和蛋白质
D.若甲表示神经递质,则甲乙识别的过程体现了丙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人工诱变实现了基因的定向变异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D.“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分子ATP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
B.肌糖原不参与血糖平衡调节
C.二糖由单糖脱水缩合形成,需要ATP供能
D.DNA分子均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羟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海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春•淄博校级期末)实验室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蔗糖溶液(编号为A、B、C、D),已知四瓶蔗糖溶液的浓度都不同.现利用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半透膜袋①和③变得胀硬,半透膜袋②萎缩.四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 )

A.蔗糖溶液A B.蔗糖溶液B

C.蔗糖溶液C D.蔗糖溶液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新课标I卷】 题型: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如果图乙为一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交换部位涉及到的基因数量会更少

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