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甲(填“甲”或“乙”或“丙”).
(2)乙中的b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b和d之间传递的信息一般有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
(3)B种群和a种群是捕食关系;b种群和c种群是竞争关系.
(4)丙表示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
(5)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减少,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 分析图解:由于生产者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由此确定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之间,因此a属于第二营养级,bc属于第三营养级,d即为第四营养级.
信息传递方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碳循环的传递方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解答 解:(1)甲为生产者,为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2)乙消费者中的b种群为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b和d之间传递的信息一般有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
(3)b捕食a,故b种群和a种群是捕食关系;b和c都捕食a,故b种群和c种群是竞争关系.
(4)丙表示分解者,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
(5)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减少,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甲
(2)三   行为 
(3)捕食  竞争
(4)分解者  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
(5)自我调节

点评 本题通过碳循环的图解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稳定的调节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此类图形中,考生首先找双箭头,双箭头的两侧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题中给出“大气中二氧化碳”,因此降低了难度;如果题中未给出提示,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指向大气的箭头最多,由此也可以确定各成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碱基对若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DNA分子上的c变为C,可能属于基因重组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DNA分子上的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如b基因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实验选材非常关键,下列实验选材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选择新鲜的鸡血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B.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分布
C.选择代谢旺盛的醋酸杆菌作为泡菜制作菌种
D.选择3%过氧化氢溶液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鼠是进行生理学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从而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浓度.
(2)损坏小鼠的下丘脑,小鼠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致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从而导致多尿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3)小鼠遭受电刺激后会逃离,此过程中电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形式传导.研究发现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结合的神经递质的量有关,当电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刺激,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增多,但反应强度不变,原因是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数量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请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免疫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2)在体液免疫中,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大部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该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3)某人手指意外受伤,伤口发生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生理功能或生化反应需要消耗ATP的有几项
①水光解形成H+   ②卡尔文循环    ③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⑤DNA复制  
⑥三羧酸循环    ⑦神经传导    ⑧H+ 与O2结合生成水(  )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回答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脂类代谢的问题.
细胞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中完成着重要的合成和分解反应.下图为人体组织细胞对LDL的摄取和降解过程,图中①-⑤表示过程,a-d表示细胞结构,“(-)”表示抑制.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写数字或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

(1)图中LDL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2)图中d能与内吞体结合,并使其降解,d结构可能是溶酶体.
(3)图中①②③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的肝细胞.
(4)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BD(多选)
A.LDL受体的合成受基因控制
B.LDL受体的合成受到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调节
C.粗面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全部被分泌到细胞外
D.核糖体和内质网的结合是动态的
(5)现知遗传性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体内严重缺乏LDL受体,因此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请据图分析为什么缺乏LDL受体会导致这种疾病的产生由于患者体内缺乏LDL受体,LDL携带的胆固醇不能被细胞摄取,来自膳食的胆固醇不能从血液中被迅速清除,过剩的胆固醇则沉积在动脉管壁内膜,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于机体免疫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1)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是通过浆细胞分泌抗体而发挥免疫功能.当细菌感染人体皮肤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2)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降低,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损伤或死亡.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降低幅度小,据此推测效应T细胞(细胞免疫)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程度加重.

(3)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针对机体自身蛋白质的抗体)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注射MPTP的 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元素蛋白-+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没有发生(“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MPTP可使正常小鼠产生抗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的抗体,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会(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在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自身免疫病.
(5)综合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免疫应答可能导致反射弧结构中的运动神经中枢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导致病人出现运动障碍等症状,这说明帕金森病与免疫和神经调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染色体是细胞内DNA的主要载体,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若某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一定是父亲产生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所致

C、果蝇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含16条染色体的现象

D、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