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 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 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谷类制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ATP的分子结构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和[] , ⑨核糖体是场所,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进行(在[ ]内填序号)。
(2)图2中,方框部分称为 , 它结合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的基本组成单位,ATP分子结构中的能量主要贮存在键(写出标号和名称)中。
(3)当细胞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反应式是。
(4)若用磷脂酶处理,其功能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B. 糖原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C. 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 多糖、蛋白质等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____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②过程称为________,需要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过程①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直接/间接)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采用 技术可以获得多头基因型相同的转基因牛.
(2)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可通过乳腺细胞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Ⅲ代表的细胞具有 的特点.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 ;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 方法来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5)下面是获取目的基因的几种方法,其中需要模板的是 .
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构建cDNA文库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当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 ,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依次有透明带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据图回答:
(1)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____(化学方法)处理。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细胞壁,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______,C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D细胞后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_技术,把其培养成植株,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阶段,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将其分散开。由A、B到C的过程中,采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
(5)如果A细胞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B是骨髓瘤细胞,则D是 ___________,利用这种细胞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6)如果A细胞核内含有24条染色体,B细胞核内含有36条染色体,则由D细胞发育成的植株所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