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且各自均有4种类型 | |
B. | F2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frac{9}{16}$ | |
C. | F2中表现型与F1相同的概率为$\frac{3}{4}$ | |
D. | F2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 |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YyRr个体产生四种配子,YR:Yr:yR:yr=1:1:1:1,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因此YyRr自交后代的组合方式是16种,基因型是9种,表现型是四种,比例是Y_R_(黄色圆粒):Y_rr(黄色皱粒):yyR_(绿色圆粒):yyr(绿色皱粒)r=9:3:3:1.
解答 解:A、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按照基因型划分是四种,且数目相同,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是不同的,A错误;
B、子二代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是YyRr=$\frac{1}{2}×\frac{1}{2}=\frac{1}{4}$,B错误;
C、子二代中与子一代表现型相同的是Y_R_,占$\frac{9}{16}$,C错误;
D、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子二代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孟德尔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理解并掌握遗传图解,学会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肌男性分析、解答问题,进而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糖核酸和蛋白质都属于基因表达产物 | |
B. | 翻译过程中能与mRNA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不含氢键 | |
C. | 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就结束 | |
D. | RNA聚合酶发挥作用时,首先与DNA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a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 |
B. | 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 |
C. | 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 |
D. | 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H]的量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一定不是遗传病 | |
B. | 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 |
C. |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 | |
D. |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B. |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 ||
C.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D. |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 B. |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 ||
C. |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 D. | 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 B. | 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 | ||
C. | mRNA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 D. | 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不同 | |
B. | 着丝点的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 |
C. | 洋葱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周期长 | |
D. |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初生演替时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苔藓→地衣→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 |
B. |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 | |
C. | 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一定生长着树木等 | |
D. | 次生演替可形成森林,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