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获得抗体,采用的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
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图中①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杂交瘤细胞;图中②次筛选的方法是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
(3)经①②两次筛选最终获得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单克隆抗体还有哪些用途?作为诊断试剂、运载药物(或“生物导弹”)等(至少答2种)

分析 1、据图分析,将特定的抗原注射小鼠,筛选出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转移到HAT培养基中培养,未融合的细胞死亡,而杂交瘤细胞存活;杂交瘤细胞分开培养,选育出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一次是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另一次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以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图中①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杂交瘤细胞;图中②次筛选的方法是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能无限增殖并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用途还有作为诊断试剂、运载药物(或“生物导弹”)等.
故答案为:
(1)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筛选杂交瘤细胞     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
(3)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作为诊断试剂、运载药物(或“生物导弹”)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B.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C.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D.性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表示一生物某器官切片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某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数变化,图丙表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②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可知此生物的性别为雄性,理由细胞表示减Ⅰ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
(2)图甲的①③细胞可对应图乙中de段,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DE和JK段均表示细胞着丝点一分为二,表示细胞一分为二的是图丙的BC段、FG和LM段.
(3)图乙中的ab段和图丙中的AB和IJ段都有DNA的复制和相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4)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丙的AC段.
(5)“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图丙中AH和HI段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6)该动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若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图甲中①的下一时期移向一极的基因组成是A、a、B、b(或AaBb),移向另一极的基因组成是A、a、B、b(或AaBb),.正常情况下图甲中③细胞移向一极的基因组成是Ab,则移向另一极的基因组成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日本长崎、广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爆炸影响,幸存居民经过29年的观察,发现粒细胞白血病发生率明显提高,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也越高.其粒细胞白血病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D.煤焦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能生产出更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直接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获得新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与中心法则中信息的流向基本相同
D.蛋白质工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对蛋白质的功能了解还很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⑤表示效应器.
(2)手指碰到针尖,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或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②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填“单向”或“双向”)的.
(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验证胰高血糖素具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思路(说明:答题时不考虑胰岛素含量的具体测定方法.环境条件都适合实验的开展.)
一、实验处理
A组:胰岛β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液+100mg/dL葡萄糖
B组:胰岛β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液+130mg/dL葡萄糖
C组:胰岛β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液+130mg/dL葡萄糖+胰高血糖素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适宜条件下培养
三、定期取样,检测结果
四、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请回答:
(1)补充实验处理,B组:130mg/dL葡萄糖;C组:胰高血糖素.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坐标系,并绘制各组实验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设置B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实验选用的胰岛β细胞具有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②实验室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的目的是为定期取样检测提供样本和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③胰高血糖素与胰岛β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原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胰岛素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为成熟的胰岛素后分泌到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是细胞分裂的五个示意图以及图2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这些细胞来自同一个生物,则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D;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与图D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2)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有关的细胞图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C.应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