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试验后的第一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达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B.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
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拧松或打开瓶盖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脂肪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都使用了酒精
B.可将酸性重铬酸钾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以检测生成的呼吸产物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深的区域观察
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某XY型植物(核型2n)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frac{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frac{5}{6}$.与F1相比,F2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是(填“是”或“否”)
(3)为判定(2)中F2中某一抗病矮茎植株的基因型,请在不用其他植株,不用基因测序的情况下,设计实验研究.请以杂合子为例,用遗传图解配以文字说明判定过程.
(4)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得F1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这说明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频率.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含高茎基因B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5年,本地

引入后8年,本地

AA

50%

54%

58%

aa

20%

24%

28%

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

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或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会导致组织液增加而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少

B.花粉过敏,某些细胞释放组织胺

C.毛细淋巴管堵塞,淋巴循环受阻

D.注射生理盐水,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其功能丧失,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螺旋藻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中含有A、G、C、U四种碱基
C.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
D.DNA双螺旋结构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恒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