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甲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发呢呗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Ⅲ、Ⅴ.
(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抗体
组别
未标记抗体荧光标记抗体
实验组iAiiB
对照组1iii无关抗体ivB
对照组2同ii同ii
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正式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

分析 分析图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的水平.根据曲线图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
分析图2,表示单抗与病毒混合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柱形图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

解答 解:(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据图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故应选取甲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
(3)据图2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Ⅲ、Ⅴ.
(4)①为检测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设计实验.注意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加未标记抗体A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1加未标记的无关抗体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2加未标记抗体B和荧光标记抗体B.
②标记抗体已占据结合位点,当相同的荧光标记抗体在加入时已经没有位点可结合,故对照组2的放射性最低.
(5)一个抗原的表面它不只有一个抗体结合位点,可能有多种,目的就是让抗原最终和抗体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分解最后病就好了.因此三种思路,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
故答案为:
(1)抗原      特异
(2)甲
(3)Ⅲ和Ⅴ
(4)①方案一:i.B    ii.A    iii.无关抗体   iv.A
      方案二:i.A    ii.B    iii.无关抗体   iv.B 
②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5)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
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
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

点评 本题以埃博拉病毒(EV)为素材,结合图示和实验,考查免疫调节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实验分校高一10月阶段测试生物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发明显微镜发现细胞)

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细胞的统一性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和种类完全相同
B.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C.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D.所有的细胞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的合成机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旺盛的浆细胞中不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正常的免疫细胞中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得不到表达
C.白细胞的凋亡速率比红细胞快,与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有关
D.T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则该细胞(  )
A.只存在卵巢中B.为次级卵母细胞
C.含4对同源染色体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C.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患者不能产生正常β珠蛋白(正常β珠蛋白基因的长度为4.4Kb,异常β珠蛋白基因的长度为3.7Kb,1Kb=1000对碱基).本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有一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Ⅱ-2是胎儿,情况不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异常β珠蛋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据图判断β地中海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C.Ⅰ-1体细胞β珠蛋白基因的长度是4.4Kb和3.7Kb
D.若经羊水检查发现Ⅱ-2体细胞β珠蛋白基因的长度只为3.7Kb,可考虑终止妊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