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如图是某家族系谱图,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frac{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frac{1}{4}$.
(2)某育种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小麦穗大与穗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的基因分别用T、t表示),自花受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的小麦中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不抗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DDtt或Ddtt,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稳定遗传的约为10株.
②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的比例约为$\frac{7}{9}$.

分析 (1)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Ⅱ-2个体是患甲、乙两种病的女性,而其父母都不患甲病,说明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Ⅰ-1、Ⅰ-2都患乙病,而Ⅱ-1正常,说明乙病为显性遗传病.
(2)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交,后代中既有大穗又有小穗,既有抗病也有不抗病,可知大穗相对于小穗是显性性状,不抗病对抗病是显性性状,则该大穗不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DdTt.那么30株大穗抗病小麦有两种基因型:DDtt或Ddtt,比例为1:2,即DDtt占$\frac{1}{3}$,Ddtt占$\frac{2}{3}$.

解答 解:(1)①根据女儿患甲病,而其父母都不患甲病,说明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由于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frac{1}{2}$,说明乙病在男、女中发病率不同,因此,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③由于Ⅱ-2个体患两种病,且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frac{1}{2}$,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Ⅰ-3、Ⅰ-4不患甲病,Ⅱ-4患甲病,而Ⅱ-3只患乙病,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frac{2}{3}$AaXBY、$\frac{1}{3}$AAXBY.因此Ⅱ-2和Ⅱ-3再生一个患甲病的几率是$\frac{2}{3}$×$\frac{1}{2}$=$\frac{1}{3}$,患乙病的几率是$\frac{3}{4}$,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frac{1}{3}$×$\frac{3}{4}$=$\frac{1}{4}$.
(2)①由题意可知,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获得的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既有大穗和小穗,也有抗病和不抗病,因此该大穗不抗病的小麦为双杂合子,基因型为DdTt.由于大穗和不抗病为显性,所以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DDtt或Ddtt,其中能稳定遗传为DDtt,约占$\frac{1}{3}$,约为10株.
②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亲本自交,其中$\frac{1}{3}$DDtt自交后代均为DDtt;$\frac{2}{3}$Ddtt自交后代中DDtt:Ddtt:ddtt=1:2:1,所以F1中DDtt:Ddtt:ddtt=($\frac{1}{3}+\frac{2}{3}×\frac{1}{4}$):($\frac{2}{3}×\frac{1}{2}$):($\frac{2}{3}×\frac{1}{4}$)=3:2:1.F1中大穗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即DDtt:Ddtt=3:2,其中DDtt占$\frac{3}{5}$,Ddtt占$\frac{2}{5}$.将F1中大穗抗病植株作亲本自交,其中$\frac{3}{5}$DDtt自交后代都为DDtt;$\frac{2}{5}$Ddtt自交后代中DDtt:Ddtt:ddtt=1:2:1,所以F2中DDtt:Ddtt:ddtt=($\frac{3}{5}+\frac{2}{5}×\frac{1}{4}$):($\frac{2}{5}×\frac{1}{2}$):($\frac{2}{5}×\frac{1}{4}$)=7:2:1.因此,F2中大穗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即DDtt:Ddtt=7:2,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的比例约为$\frac{7}{9}$.
故答案为:
(1)①常染色体隐性   ②X染色体显性   ③$\frac{1}{4}$
(2)①DDtt或Ddtt 10    ②$\frac{7}{9}$

点评 本题以人类遗传病和伴性遗传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遗传系谱图对遗传病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行判定、根据系谱图相关信息判断指定个体基因型、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对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能够掌握和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高达38℃时乙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B.丙可发生于冬季,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升高
C.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乙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减数两次分裂过程中D.随机发生在其中一次分裂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许多重要功能,下列生物功能与细胞膜无关的是(  )
A.物质吸收和分泌B.信息识别和传递C.免疫D.遗传信息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克隆技术不仅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和应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克隆动物培育属于无性繁殖生殖方式.胚胎1和胚胎2获得运用了胚胎分割技术,
(2)图中两个克隆动物长大后,各方面特征与原型动物相同,这说明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早期胚胎发育在桑椹胚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3)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温度和pH.
(4)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一般用胰蛋白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H18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对于人体肝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H18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凋亡现象制约着细胞的高密度培养以及生产能力的提高.通过基因工程可改造H18杂交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相关研究步骤如下:
①细胞培养:将人肝癌细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漂洗后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107个•mL-1
②免疫小鼠:向小鼠体内注射肝癌细胞悬液0.8mL,以后每隔2周免疫1次,共3次,最后一次免疫后3天,取脾脏制成细胞悬液备用.
③细胞融合及筛选:将脾脏细胞悬液和骨髓瘤细胞悬液在50%PEG作用下进行融合,筛选出能产生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的H18杂交瘤细胞.
④改造H18杂交瘤细胞:利用PCR技术获得小鼠的bcl-XL基因(抗凋亡基因),构建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导入H18杂交瘤细胞,再筛选出抗凋亡能力明显提高的H18杂交瘤细胞.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的目的是补充细胞生长所需的未知营养物质,培养液中还需加入一定量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2)步骤②中,肝癌细胞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加强免疫,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
(3)步骤③中,除了用50%PEG促进细胞融合外,常用的生物诱导因素是灭活的病毒.步骤④中通过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导入H18杂交瘤细胞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4)与普通抗肝癌药物相比,用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与相应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治疗肝癌的主要优点是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减少用药剂量.
(5)乙醇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建立H18杂交瘤细胞凋亡检测模型,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诱导H18杂交瘤细胞凋亡,其结果如图所示.抗凋亡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应选择的条件是510mmol/L乙醇诱导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贴有“p”字样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时,你所观察到的是(  )
A.dB.bC.pD.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以下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实验是(  )
A.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
B.用矮秆抗病小麦种子培育出小麦植株
C.将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体细胞培育成棉花植株
D.给去核绵羊卵细胞植入体细胞核后发育成正常绵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分子手术刀”限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识别序列一般具有回文序列
B.不同来源的限制酶可能识别相同的识别序列,甚至有相同的切点
C.所有的限制酶对DNA分子切割,结果都是产生黏性末端
D.它的活性也会受到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