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①]细胞核.
(2)甲图中囊泡X由[③]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④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细胞器⑤是溶酶体.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者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的功能.
(4)囊泡运输与S基因有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分析 1、图甲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溶酶体.图乙是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机制.
2、分泌蛋白质先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由细胞膜通过胞吐过程分泌到细胞外.

解答 解:(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和细胞膜相同,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2)甲图中囊泡X由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溶酶体.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故答案为:
(1)脂质(磷脂)和蛋白质[①]细胞核
(2)[③]内质网  溶酶体
(3)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者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
(4)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甲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早、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人们称为“气候调节器”,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1)湿地上述方面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湿地中部分生物死亡,致使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过量排入会导致系统功能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输入被污染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湿地中的芦苇、浮萍、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4)调查小组对某湿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査,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植物
年份
20122013201420152016
10.09.28.06.85.5
3.02.11.10.30.1
0.30.61.11.52.3
3.02.00.400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丙;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地物种环境进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某植物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O2的释放速率(相对值),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维持实验中CO2浓度的稳定,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细胞中产生O2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或基粒).
(2)当温度15℃、光照强度为5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O2速率的相对值为6.5,图1中红色液滴将向右移动.
(3)当光照强度为1时,温度从5℃升高到15℃,植物细胞中C3的含量将不变,理由是在此光照强度下,从5℃至15℃,植物的光合速率相同.
(4)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植物最大光合速率增大;当超过一定温度时,随温度升高,植物最大光合速率逐渐减小.
(5)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等大的死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但不属于免疫细胞
B.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
C.同一人体内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D.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三裂叶豚草是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为减少其危害,可选取紫穗槐、沙棘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数量明显减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则bd段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 段。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图中α的角度将会

(4)若曲线Ⅱ表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酿酒时,应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 点(填“a”“b”“c”或“d”)所对应的数量时可获得最大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C.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 ,含有 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 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 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 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减少

C.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业水平考试摸底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豌豆子叶黄色(Y)与绿色(y)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F1为黄色。F1自花受粉后结出F2代种子共8003粒,其中子叶黄色豌豆种子6002粒,子叶绿色种子的2001粒。试分析回答:

(1)子叶的显性性状为

(2)亲本的基因型为

(3)F1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类型是 ,其比例是

(4)F2的表现型是 ,其中纯合体占的比例是 ;(1/2 或 1/4 或 3/4)

(5)F2 的基因型是 。(A. YY Yy yy B. YY yy)

(6)上述遗传现象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或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