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 Ⅰ.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 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
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 用适当的 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 | 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 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
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Ⅲ. ,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 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帽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
B.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
C.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视网膜和角膜是生物膜系统
B.膜蛋白在细胞膜两侧呈不对称分布
C.大多数膜蛋白在生物膜中可以运动
D.生物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生理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荔枝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D.用赤霉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图甲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回答:
(1)图甲中1~5的名称依次为: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_(单向、双向)的,这主要取决于_________(填字母)的特点。
(2)图甲中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___融合,从而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应为_________。
(4)图乙中,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