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 |
B. |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 |
C.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
D. |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便获得了该兔子能量的10%~20% |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能之比,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解答 解: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有太阳能(光合作用)和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
B、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
D、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而不是两个个体之间同化量的比值,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 |
B. | 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
C.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 |
D. | 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③⑤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O、CO2、ADP | B. | CO2、ATP | C. | H2O、CO2、ATP | D. | H2O、AD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 |
B. | 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 |
C. | 病毒感染人体时,只能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 |
D. |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几乎使患者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麻醉→取血→稀释血液→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 |
B. | 取血→制片→水解→染色→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 |
C. | 处死牛蛙→取血→稀释血液→制片→染色→冲洗→观察 | |
D. | 麻醉→取血→稀释血液→制片→染色→观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河南省六市联考高考一模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某红色染料的水溶液(染料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渗透压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用低倍显微镜能清晰地观察到:
A.细胞中红色区域减小
B.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
D.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甘肃省陇南市高考模拟(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考模拟卷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一种真核藻类植物),以降低沼液中的氨、氮、磷等无机物的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鸡粪便中的有机物所含有的能量属于鸡的同化量
B.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用鸡粪沼液培养小球藻符合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要能量来自鸡粪沼液中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