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此实验证明DNA是蓝藻的遗传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许多病毒会使人体致病,下图是某种病毒的基本结构和该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繁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生物膜结构

B.图中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C.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灭活的病毒注入人体内时不会进行增殖,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2)图2中,经过程①形成的双链结构为__________: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

(3)写出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

(4)与T2噬菌体相比,这种类型的病毒更易发生变异的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a和b是两种细胞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器都是双层膜结构

B.b细胞器内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将肝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放射性先出现在b后出现在a

D.a能产生分泌小泡,b不能产生小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许昌市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许昌市高一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A.Ca(NO3)2

B.KCl

C.KH2PO4

D.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某同学尝试对其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实验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蒸馏水处理,可观察到细胞吸水涨破

B.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线粒体

C.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红色的细胞质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水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第三次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