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期间
B、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46条染色体
C、体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
D、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央可见某个细胞从分裂中期进入分裂后期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专题:
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 解: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B、染色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46条染色体,B正确;
C、有丝分裂过程中,DNA通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C正确;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识记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明确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
 
(至少写两种)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2)GnRH与睾丸酮在化学本质上的差异是:
 
.图乙中abcd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分泌的
 
调节机制.
(3)研究表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表:
组别平均年龄吸毒史吸毒量LH(mlu/mL)FSH(mlu/mL)睾丸酮(mlu/mL)
吸毒者23岁4年1.4g/d1.452.874.09
健康人23岁--4.666.66.69
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将其体内LH和FSH
 
,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丸酮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4)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可沿着
 
(1分)传递进入人体,被靶细胞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有的环境激素可使精子DNA分子发生断裂和DNA片段丢失,使得精子出现
 
(填变异类型,1分),造成精子畸形率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暴发期间,一些医院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注射胸腺素,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胸腺素的作用是(  )
A、促使B淋巴细胞形成
B、促使T淋巴细胞形成
C、促使B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B细胞
D、促使T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试管动物技术的实际意义是(  )
A、是转基因动物、体细胞杂交动物、克隆动物的培育等生物工程的必要技术
B、可实现哺乳动物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年龄相同的后代
C、可突破相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而最终实现远缘杂交
D、试管动物技术属有性繁殖范畴,不能保留亲本的优良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且具有2个染色体组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C、图Ⅲ的a、b、c、d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互不相同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土豆中富含淀粉而没有还原糖,红薯中富含淀粉又富含还原糖.为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
 
溶液,水浴保温5min
第三步
 
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mL,然后沸水浴加热2min
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能够聚合形成DNA分子的物质是(  )
A、脱氧核糖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D、含氮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
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矛盾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D、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繁殖条件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近来,有媒体称香蕉染上一种类似“艾滋病”的病症.这种被称为“香蕉艾滋”的病症称为“黄叶病热带第4型”.黄叶病又称巴拿马病、镰刀菌枯萎病,病原体是一种叫做“镰刀菌”,其能潜伏泥土30年以上,并通过水滴或依附在机器或鞋子上的小量泥土传播.以下有关香蕉艾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蕉艾滋”的病原体是真核生物而人类艾滋病原体是原核生物
B、“香蕉艾滋”的病原体的遗传物质中有胸腺嘧啶而没有尿嘧啶
C、“香蕉艾滋”的病原体是土壤真菌,所以可以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香蕉艾滋”的病原体可以被抗生素杀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