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K+有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运输的能力。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的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和最适温度,某同学在温室中做了以下5组实验,除表格所给条件外,其他条件均适宜。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一 | 组二 | 组三 | 组四 | 组五 | ||
实验处理 | K+浓度/mmol.L-1 | 3 | 5 | 8 | 8 | 8 |
温度/℃ | 28 | 28 | 28 | 25 | 22 | |
实验结果 | 光合速率/ MgCO2.mol-2.h-1 | 11.5 | 13.3 | 15.8 | 20.2 | 17.8 |
(注:每组实验均重复10次,实验数据求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 (写出3个)。
(2)最适浓度的K+,可以 ,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为什么?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什么?
【答案】(每空3分,共12分)
(1)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油菜植株的生长状况等(写出三个即可)
(2)增强植物体糖类等有机物运输的能力(1分) 减少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2分)
(3)不能(1分) 由实验数据可知,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随K+浓度升高而不断增强,故无法判断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2分)
(4)不能(1分) 由于实验数据过少,只能确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22~28℃之间,不能确定其最适温度(2分)
【解析】(1)由表分析可知组一到组三的自变量是钾离子浓度,组三到组五的自变量是温度,而其它的都是无关变量,所以在探究钾离子最适浓度时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油菜植株的生长状况等都是无关变量。
(2)由题干条件可知K+有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运输的能力,所以最适浓度的钾离子可以增强植物体糖类等有机物运输的能力,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3)根据表中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钾离子浓度,因为由实验数据可知,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随K+浓度升高而不断增强,故无法判断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
(4)根据表中的实验结果也不能判断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主要因为实验数据过少,只能确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22~28℃之间,不能确定其最适温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B.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不同
D.地衣→苔藓→灌木→草本→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1)晒种时玉米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加热烘烤,直至碳化,此时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_______。
(2)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变甜了,这种甜味物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进行鉴定,它是由种子中的________(物质)水解后生成的。
(3)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有密切联系。
(4)在种子从浸水萌发到长出第一片真叶这段时间,种子内有机物的变化为________,而在这段时间内种子的鲜重却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材料 | 观察内容 |
A | 新鲜黑藻 | 清水、光照、5℃ | 细胞质流动 |
B | 新鲜黑藻 | 清水、光照、25℃ | 细胞质流动 |
C | 新鲜黑藻 | 清水、黑暗、25℃ | 细胞质流动 |
D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E | 浸泡过的 | 清水、苏丹Ⅲ | 细胞中着色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黑藻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观察时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细胞质流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子、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__。
(3)如果将B组材料作A组处理后再观察,则与原B组实验相比,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情况是__________。
(4)E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5)在D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落叶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不同处理 | 蒙古栎 | 杨 | 红松 | 白桦 |
未分解叶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叶 | 7.20 | 9.42 | 8.71 | 5.23 |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低于/高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核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主要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核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二 | 白花×白花 | 0 | 820 |
三 | 紫花×紫花 | 1240 | 413 |
(1)根据组合 可判出 花为显性性状,因为 。
(2)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为 ,该组合交配方式为 。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 ,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 。
(4)组合一中,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脏细胞能将被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掺入到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下列途径中,哪一条是这种蛋白质最可能的移动途径( )。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C.细胞核→高尔基体→内质网
D.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利用微生物来酿酒和制酱等的历史十分悠久。19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食品发酵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如今,形形色色的发酵食品在食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1)人们喜爱的美味食品一一腐乳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其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形成细腻、鲜香等腐乳特色。其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5~18℃。
①可以用来鉴别毛霉和乳酸菌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膜
②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是 。
③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应该在 范围内。
④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那么,肽与蛋白质的结构相比,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
⑤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
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
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
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
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
(2)生物工程常需分离酵母菌和Taq耐热菌,分离方法常用选择培养基。例如,用加高浓度食盐的适宜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请提出从含细菌、酵母菌和Taq耐热菌的培养液中分离酵母菌和Taq耐热菌的方案。
①分离酵母菌:用加 的 培养基(按功能分)分离酵母菌。
②分离Taq耐热菌:用 培养条件分离Taq耐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