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
A. a<b、c=d、e=f
B. a<b、c=d、e<f
C. a<b、c<d、e=f
D. a>b、c=d、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完全丧失免疫功能的模型小鼠,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完全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
A.输入胸腺淋巴细胞B.输入骨髓淋巴细胞
C.输入吞噬细胞D.输入胸腺与骨髓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根据图解,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 由三倍体种子发育成无籽西瓜,与中心体有密切的关系
C.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 无籽性状的产生属于可遗传变异,但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人体内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过程②的局部放大,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过程①产生的mRN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其模板链对应的区段中胞嘧啶占模板链的29%,则模板链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图中Ab是幼苗,步骤⑤叫做________。由①→⑤→⑥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2)由①→②→③的育种方法虽然育种时间长,但是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身上,③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代都淘汰隐性个体,直到无性状分离为止。
(3)⑦育种方法往往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④过程必需要用到的一种具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一直认为水分子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但有科学家却发现细胞膜上还有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证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的化学本质是否为蛋白质,通常选用___________试剂,其实验原理是蛋白质与该试剂发生作用,会产生__________色反应。
(2)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合成类似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需要在_____________中加工和修饰后,再运输到细胞膜上。
(3)从细胞膜的结构组成特点分析,由于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现在研究确认,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填“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
(4)人的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胀破,有人推测这可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某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将人的红细胞均分为A、B两组,对其中一组细胞进行特殊处理,使其不含水通道蛋白,另一组不做处理,含有水通道蛋白,然后把两组细胞分别放在清水中进行实验,细胞的形态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上图可判断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组,作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人体细胞的功能准测,下列含水通道蛋白最多的细胞是___________
A.肾小管细胞 B.肌肉细胞 C.红细胞 D肺泡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内的细胞(2N=4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c 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应在 cd 时期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C. ef 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一定为 46 条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de 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