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 |
B. |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 |
C. |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 | |
D. | 培养至10代以后的传代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癌变.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细胞群或细胞产物.
解答 解:A、细胞的癌变发生于传代培养的过程中,A错误;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也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将接触抑制的细胞分散开来,再分瓶培养,B错误;
C、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C正确;
D、细胞株传到50左右不能再继续传代,部分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变细胞的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下去,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和癌细胞特征,要求学生掌握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征,识记动物细胞培养要两次使用到胰蛋白酶,理解胰蛋白酶的作用,识记动物细胞培养中CO2的作用,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南一中济南外语济钢高一上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需先升高物镜再转动转换器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分离后得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蓝绿色的是叶绿素a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KN0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现象会更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 | B. | ②④⑤ | C. | ②⑤⑥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物细胞培养前先用胰蛋白酶使离体组织分散成单个体细胞 | |
B. |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 |
C. | 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含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血清等 | |
D. | 将细胞培养在含有毒物质的溶液中,可通过变异细胞的百分率判断有毒物质的毒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⑥ | B. | ①②③④⑤ | C. | ①②④⑤⑥ | D. | 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南一中济南外语济钢高一上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浸入1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发生( )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渗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1有七种不同深浅的颜色 | B. | F1出现纯白色的几率为$\frac{1}{2}$ | ||
C. | F2中出现几率最高的是第四级 | D. | F2中出现第二级的几率为$\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只分离出S型菌 | |
B. | 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的DNA混合后培养,培养基中产生S型和R型两种菌落 | |
C. | DNA酶处理的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 |
D. | 艾弗里的转化实验没有得到人们认可的原因是缺少对照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发生膝反射时,控制屈肌的⑦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 |
B. | 图B点膜处于极化状态 | |
C. | 在图CD段,神经纤维膜正处于去极化过程 | |
D. | D点时细胞膜内侧的钠离子浓度比外侧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