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某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首先取A、B、C、D四株天竺葵,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各10片,并置于有清水的注射器内,设法抽去叶片内的气体,然后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取四个小烧杯分别编号1、2、3、4,按表操作(最适光照、最适温度)并记录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编号实验处理10min内上浮圆形叶片数(片)
圆形叶片来源圆形叶片数清水(ml)NaHCO3(g)
1A104002
2B104015
3C104037
4D1040510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光合速率或答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2)本实验设计中不足之处是实验材料不同.
(3)小圆形叶片在光下能上浮的原因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若提高水温单位时间内第4组烧杯中上浮的圆形叶片数减少(增加、减少、不变).
(3)若第1组停止光照并通入空气,则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分析 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自变量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因变量为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

解答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所以自变量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即碳酸氢钠的浓度,因变量为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即光合速率.
(2)据题表分析,实验材料的选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即实验选用的材料应当一致.
(3)小圆形叶片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得叶圆片的浮力增加,最终导致叶圆片上浮.提高水温单位时间内第4组呼吸速率增加,净光合速率较小,释放的氧气减少,导致叶圆片上浮数量减少.
(4)第1组停止光照并通入空气,则叶圆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得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后溶液颜色的变化由蓝变绿再变黄.
故答案为:
(1)光合速率或答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2)实验材料不同
(3)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减少
(4)由蓝变绿再变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实验遵循的原则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原则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二诊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跑癌变的叙述,正碥的是

A.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大致相同

B.细狍凋亡是受遗抟物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C.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

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

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

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市高三3月综合能力测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也是当前医院炎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与其分泌的绿浓菌素等毒性因子密切相关,这些毒性因子的表达与其密度感知系统又有着紧密关联。有观点认为,铜绿假单胞菌发生耐药的机制之一便是通过QS系统形成一层生物膜来阻断抗菌药物的渗透、杀灭。

(1)从细胞结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与霉菌最本质的区别是:

(2)为了从土壤中获取野生的铜绿假单胞菌,可以用适量的 配制一定量的土壤溶液,然后采用 法接种到 培养基(按功能分)上,再根据 特征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所需的目的菌种。

(3)为了探讨喹诺酮药物环丙沙星(CIP)联合乳贴蛋白多肽嵌合体(LFchimer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表达(A590)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A420)的影响,有人设计了不同的处理方案,比较各组实验菌株的定量生物膜表达(A590)及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A420)情况,结果如表2:

①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实验均有3份且在不同时间进行3次重复实验,取其平均值,目的是

②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 的单独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A420)均具有抑制作用,而 组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表达和QS系统信号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市高三3月综合能力测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总有少量的癌细胞依然能存活,因而常常引起肿瘤的复发。随着近年来的研究,人们发现了肿瘤干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组织中各细胞的致癌能力及对化学药物的抗性有很大差别

B.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可能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C.肿瘤干细胞具有持续分裂、分化的能力

D.一定剂量的化学药物可以特异行性的杀伤恶性肿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海水稻是能够在海水中生长的耐盐碱髙产水稻,我国科研工作者研究培育出了亩产300公斤的海水稻,如图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内海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用于暗反应(或CO2的固定)过程.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低(填“高”或“低”).
(2)11:00〜13:00时段与14:00〜17:00时段叶片的光合速率都在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分别是C02浓度降低、光照强度下降.
(3)E点时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7:00点后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光合速率下降,利用的C02减少,且气温降低,气孔打开,有利于C02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研究所对两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B.
②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或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frac{N}{2}$
水平.
(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样方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该红树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从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组分的多少(或食物网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等).
(4)红树林中植食性动物能根据植株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糊,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min后取出,各加入了0.5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步骤中有一个错误,请你指出C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B.乙试管应加胃液
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蒸馏水
D.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2mL淀粉糊、2mL唾液,放在冰块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曲阜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生物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B.在线粒体中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D.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可以ATP为中心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