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改变了酶的种类 | B. | 改变了底物浓度 | C. | 改变了酶的用量 | D. | 改变了反应温度 |
分析 1、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2、从两条曲线可以看出,两次实验中反应速率均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反应终止,产物不再增加,但两次实验中产物生成总量不同.如果改变酶的种类或反应温度,反应无法进行,或者反应总时间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产物问题不会改变,如果改变酶的用量,反应总时间可能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产物问题不会改变;如果改变底物的浓度,将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生成总量,反应终止后产物必然改变.
解答 解:A、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改变酶的种类不会催化该底物的反应,A错误;
B、改变了底物的量,将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生成总量,反应终止后产物必然改变,B正确;
C、改变了酶的用量,使得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生成物的生成相同的量所用的时间比之前要短,C错误;
D、改变反应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酶促反应的速率有所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温度、pH等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曲线图,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
B. | 女性患者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致病基因 | |
C. | 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
D. | 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所生的女儿必定患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 |
B. |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 |
C. | 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 |
D. | 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母体抗体分泌与巨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相同 | |
B. | 蛋白质会被消化道消化,母乳中的抗体不能在婴儿体内发挥作用 | |
C. | 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是在婴儿的肠道里起作用 | |
D. | 抗体的合成不一定消耗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 |
B. | 仅细胞f中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 |
C. | HIV主要侵染细胞b,对⑤、⑥均有破坏作用,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 |
D. | 细胞e→细胞d→③的过程的特点是更快更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加入物质 | 1mL唾液 | 锈铁钉 | 生土豆块 | 熟土豆块 | 生土豆块和稀 盐酸 |
实验结果 | 几乎无气泡 | 少量气泡 | 大量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少量气泡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