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请回答:

(1)过程②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由DdRr得到dR个体.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在理论上有$\frac{M}{4}$株.若过程①的F1自交2代,产生的F3中纯合的矮杆抗病植株占$\frac{9}{64}$.过程②与过程①比较,过程②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与过程④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③育种的优势是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过程③中,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必须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
(3)盐碱地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土地资源,为了开发利用盐碱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玉米新品系.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耐盐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的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玉米植株的耐盐性.

分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为杂交育种中对筛选植株连续自交;②是单倍体育种;③是基因工程育种;④是诱变育种.
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1)F1的基因型为DdRr,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DR、Dr、dR、dr四种,比例为1:1:1:1.过程②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单倍体dR个体.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在理论上有$\frac{M}{4}$株.若过程①的F1自交2代,F2中能产生纯合的矮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frac{4}{16}$DdRr、$\frac{2}{16}$DdRR、$\frac{1}{16}$ddRR、$\frac{2}{16}$ddRr.因此,自交后产生的F3中纯合的矮杆抗病植株(ddRR)占$\frac{4}{16}$×$\frac{1}{16}$+$\frac{2}{16}$×$\frac{1}{4}$+$\frac{1}{16}$×1+$\frac{2}{16}$×$\frac{1}{4}$=$\frac{9}{64}$.
(2)过程③是基因工程育种,与过程④诱变育种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③育种的优势是定向的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3)盐碱地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土地资源,为了开发利用盐碱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玉米新品系.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先要鉴定是否已导入目的基因,后要检测是否表达.因此,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耐盐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的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玉米植株的耐盐性.
故答案为:
(1)花药离体培养   $\frac{M}{4}$        $\frac{9}{6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限制酶    DNA连接酶
(3)耐盐基因(目的基因)   一定浓度盐水浇灌(或移栽到盐碱地中)

点评 本题考查作物育种的相关知识,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要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2,该过程中用到的化学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3)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1}{4}$,品种C的基因型是HHhhRRrr.
(4)途径4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此途径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产生新基因.
(5)在对番茄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D的频率为20%,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没有,理由是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分子的数目相同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结果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IAA、IBA 和 NAA 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  IAA>NAA>IBA
C.IAA、IBA 和 NAA 对大豆根系的生长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D.随浓度增大,NAA 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比 IBA 更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内皮素(ET)是一种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内皮素主要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内皮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ETA是内皮素的主要受体,科研人员试图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实现ETA基因在细胞中高效表达,为后期ETA的体外研究奠定基础.其过程如图(图中SNAP基因是一种荧光蛋白基因,限制酶ApaⅠ的识别序列为-C↓CCGGG-,限制酶XhoⅠ的识别序列为-C↓TCGAG-).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
(2)过程③中,两种限制酶在切割DNA时,将磷酸二酯键断开,写出限制酶XhoⅠ切割形成的一个黏性末端-AGCT(或).
(3)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图过程中③与⑤用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与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构建表达载体的方法与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构建表达载体相比,其优点是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
(4)过程⑥中,要用Ca2+(或CaCl2)预先处理大肠杆菌,使其转变为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细胞.为了将该过程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
(5)图示过程中将SNAP基因与ETA基因结合构成融合基因,目的是检测ETA基因能否表达及表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细胞呼吸强度,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类囊体薄膜.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d表示,也可用图丙e~j六点中的g表示.
(3)在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162mg.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右移(左移、右移、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h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f、h,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减少(增加、减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①至④代表过程,A至C代表结构或细胞):

(1)图中由①过程所形成的B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的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如果显示杂交带,就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染色体DNA中;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了mRNA,检测的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最后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则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来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血清白蛋白是人体血清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在乳汁中含有人血清白蛋白的转基因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在乳汁中获得血清白蛋白,首先要构建重组质粒.在构建的重组质粒中,血清白蛋白基因的首端是
启动子.所选择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应为XX.
(2)为了获得数量较多的卵母细胞可用促性腺激素 处理供体母牛,使其超数排卵.导入目的基因的受精卵要在体外培养,培养时除添加一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添加天然成分动物血清.
(3)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要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多个胚胎可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在F2矮秆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  )
A.$\frac{3}{16}$B.$\frac{1}{8}$C.$\frac{1}{4}$D.$\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