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人类和其他有胎盘的哺乳类动物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人类体温调定点为36.7℃.下丘脑对机体的体核温度(机体深部温度)和皮肤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作出直接反应,通过一系列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当下丘脑检测到体温恢复正常后,关闭调节机制(负反馈).
下列各项是体内温度调节方面的生理过程:
(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对机体的体核温度和皮肤感受器的神经冲动直接产生应答,作出恰当的
 
调节反应,抵消变化,恢复
 

(2)真皮中的体温感受器,很多是游离的
 
.当侦测到皮肤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时,向下丘脑发出神经冲动,引发相应反应:真皮中的血管舒张或收缩分别
 
;汗腺接受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发出的信号产生汗液,增加蒸发散热;皮下脂肪层对器官有隔热作用,减少热量散失.
(3)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4)在极端寒冷条件下,
 
分泌增加,增强代谢率和肝脏能量释放.
(5)病原体释放的毒素或某些白细胞释放的物质,能使体温调定点
 
,这可引起发热.发热是对抗感染的一项重要防御措施.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专题:
分析: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皮肤是与体温调节相关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张是为了增加散热量,血管收缩是为了减少散热量.
解答: 解:(1)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通过调节作用可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2)感受器较多的是游离的,血管舒张是为了增加散热量,血管收缩是为了减少散热量.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
(4)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
(5)因为病原体让机体发热,所以能使体温调定点升高.
故答案:(1)神经和激素反应  正常体温.
(2)神经末梢.  促进或减少热量散失
(3)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
(4)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5)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机体体温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两种物种间(如某种灵长类动物和蟒蛇)存在“互动多样性”的现象,即存在多种类型的种间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
A、“互动多样性”现象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B、蟒蛇可能成为灵长类动物的捕食者、被捕食者和竞争者
C、物种间的“互动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种间关系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都需要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激素的分泌
B、植物细胞壁的形成、神经递质的外排
C、DNA的复制与转录、多糖等有机物的合成
D、消化酶的合成与分泌、蓝藻细胞壁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物激素的效应通过其直接参与的代谢过程体现,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②扦插带芽枝条易成活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
③温特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④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生长素有关,而且也与乙烯有关
⑤矮壮素处理可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与矮壮素的作用相反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
⑥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⑦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A、①②③⑦B、②③⑤⑥
C、④⑤⑥⑦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为探讨绿豆对于金属铜的耐受性,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溶液处理绿豆种子,请分析回答:
I.实验材料:绿豆、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浓度分别为20mg/L,40mg/L,
60mg/L,80mg几的CUS04溶液、燕馏水等.
(I)请为实脸拟定一个实验名称
 

(2)方法和步骤:
①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250粒,
 

②取5只培养皿,按顺序编号.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人-的浓度分别为20mg/L,40mg/L,60mg/L,80mg/L的CUS04溶液,另I只培养皿则以燕馏水作为对照;在每只培养皿里,均匀放置50粒绿豆种子;
③将培养皿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 CuS04溶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燕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
④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侧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值.
(3)结果预侧和分析:
 

(4)上述实验中,如果每组中各选用一粒绿豆种子进行实验,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为什么?
 

II.微核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因各种有害因素损伤,使细胞核成分残留在核外的微小核染色质块.当外界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时,可使细胞发生损伤,从而使具微核的细胞增多.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CUS04溶液对绿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实验,请分析回答:
观察绿豆根尖细胞徽核及染色体行为,需制作临时装片,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组别 Cu质量浓度(mg/L) 微核率(‰)
空白对照 0 0
CuSO4溶液 20 0.012
40 3.819
60 7.033
80 12.349
100 1.619
120 0.507
(5)结果显示,当Cu质量浓度为0-80mg/L范围内时,随着Cu质量浓度增加,徽核率增大,当Cu离子治液浓度为100mg/L,120mg/L时,绿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619%、0.507%x.如何解释此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 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葡萄糖进人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为合成DNA等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
 
等.
(3)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正常细胞中
 
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调控
 
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
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临床表现
A第14号β-肌球蛋白重链轻度至重度,发病早
B第11号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轻度至重度,发病晚
C第1号肌钙蛋白T2轻度肥厚,易猝死
(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
 
种.
(2)A与a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
 

(3)已知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用PCR扩增时,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
 
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温度降低到55℃的目的是
 

(4)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受体是
 
.当其作用于
 
(结构)时,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植物细胞分裂素发现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历程.请据此作答.
历程 时间 科学家 科学事实
1954年 斯库格等 一定条件下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
1955年 米勒等 将存放了4年的鲱鱼精细胞的DNA,加入到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能诱导细胞分裂.
1956年 斯库格等 用新提取的鲱鱼精细胞DN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但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却能促进细胞分裂.从处理物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命名为“激动素”.
1963年 莱撒姆 从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离出类似于“激动素”的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命名为“玉米素”,其生理活性高于“激动素”.
(1)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2)“激动素”
 
(“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理由是
 

(3)从②和③分析,“激动素”可能是
 
物质).请写出对此加以验证的简要实验思路:
 

(4)植物体合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
 
,细胞分裂素与
 
(激素)存在拮抗作用.
(5)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整细胞分裂素与
 
(激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叶浅绿不抗病=1:1: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相同
B、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好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C、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
D、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0.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