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二中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依据曲线a可知,在农作物播种时密度不宜过大
B.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越大,生存斗争越剧烈
C. 根据曲线b可知,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为d时最好
D. 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的变化与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等因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科研所为了研究开发痢疾疫苗、研究T细胞功能及免疫机理,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第一次接种(灭活的 痢疾杆菌) | 第二次接种(灭活 的痢疾杆菌) | 抗体合 成程度 |
甲 | 正常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乙 | 正常的鼷鼠 | 接种 | +++++ |
丙 | 幼年摘除 胸腺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丁 | 幼年摘除 胸腺的鼷鼠 | 接种 | + |
戊 | 摘除胸腺后注入 T淋巴细胞的鼷鼠 | 接种 | ++++ |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当第二次接种时,鼷鼠第一次接种产生的一定量的 ,就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图一)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临时装片(图二),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B.由于b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b侧
C.如果图一植物横放,a侧位于远地侧
D.图一和图二可以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
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 B.有关神经兴奋
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南岳阳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乙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乙图
(1)甲图曲线中③~⑥段可表示细胞进行 分裂。
(2)乙图中的b与甲图曲线 位置相对应。
(3)细胞a、b、c、d、e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_。
(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染色体增多的是 。
(5)乙图中a细胞为 ,假设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一个为乙图的c细胞,c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a细胞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的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湖南双峰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与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将该物质传递给______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____________,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刺激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成______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可以产生__________,并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而后者在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时,能迅速______________,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