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b通过分泌淋巴因子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若图中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细胞是[b]T细胞(中括号内填写图甲中字母,横线上填写细胞名称),该细胞在是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的.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免疫效应更强,此免疫过程可表示为⑥→⑧→⑨(用图甲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4)图乙中物质X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Ⅱ、Ⅲ、Ⅳ、Ⅴ(用图乙中罗马数字表示).

分析 图甲分析可知,a是巨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淋巴细胞、d是记忆细胞、e效应B细胞.①过程是巨噬细胞吞噬抗原,②过程是巨噬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细胞,③过程是T细胞浆抗原呈递给B细胞,④过程是B细胞增值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⑤过程是B细胞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⑥过程是指相同抗原再一次直接刺激记忆细胞,⑦过程是指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⑧过程是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⑨过程是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图乙分析可知,Ⅰ表示细胞质基质,Ⅱ表示高尔基体,Ⅲ表示核糖体,Ⅳ表示线粒体,Ⅴ表示内质网.

解答 解:(1)图甲过程B细胞参与免疫过程,是体液免疫,图甲中b是T淋巴细胞,该细胞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HIV主要攻击T细胞,即细胞b.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3)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所以免疫过程是⑥→⑧→⑨.
(4)图乙中物质X为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转运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高尔基体将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以囊泡包裹发送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Ⅱ核糖体、Ⅲ高尔基体、Ⅳ线粒体、Ⅴ内质网.
故答案为:
(1)体液         淋巴因子
(2)[b]T细胞     胸腺
(3)⑥→⑧→⑨
(4)蛋白质Ⅱ、Ⅲ、Ⅳ、Ⅴ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或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回答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的有关问题.
(1)目的基因的获取: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DNA复制.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具有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具有启动子、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某单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应先用Ca2+处理,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DNA的状态.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的检测办法是抗原-抗体杂交;在个体水平上,如抗虫棉,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图象.
(1)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由2条染色体组成,细胞中核DNA含量为8.该细胞分裂后所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着丝点数目为4个.
(2)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B、C,图B中的1和3或4是一对非同源染色体.
(3)C图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回答问题.

(1)在甲图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细菌,有3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沿着这种渠道进行.
(2)该生态群落中能量是以化学能(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请根据甲图,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第②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食草虫、线虫、海螺.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
(4)若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而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细菌→线虫→沼蟹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对右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25℃时光合速率最大B.35℃时呼吸速率最大
C.32℃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35℃时仍能积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形成新的物种
C.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D.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遗憾的是:该杂种植株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超级作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应用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和植物组织格养技术.后者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图中步骤①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3)图中步骤②过程的细胞两两融合时,可出现3种融合细胞.要促进杂种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两类激素.
(4)由杂种细胞培育成试管苗,需要经过细胞的④脱分化和⑤再分化过程.其中过程⑤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叶绿体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5)分别利用马铃薯和番茄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两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然后取这两种单倍体植株的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也可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荧光素发光时间与ATP浓度的关系.
(1)实验材料:萤火虫的发光器冻干粉(发光器活组织低温干燥下研磨的粉末),ATP制剂,蒸馏水,大小相同的小烧杯和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暗盒和秒表等其他必需材料.
(2)实验目的:要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
(3)实验原理:荧光素+氧气+ATP$\stackrel{荧光素酶}{→}$氧化态荧光素+ADP+Pi+光能(释放荧光).
(4)实验步骤: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置于小烧杯中,贴上标签;
②将发光器冻干粉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入试管,贴上标签;
③分别(填“分别”或“同时”)在每支试管中加人等量不同浓度的ATP溶液;
④观察和测试发光情况,并记录.
(5)结果预测:如果荧光强度与AT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随ATP溶液浓度与发光强度成正相关,故答题时可写随ATP溶液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强,否则相反,如果发光现象没有变化,则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
(6)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随ATP溶液浓度升高而逐荧光强度渐增强.,理由是萤火虫发光是ATP释放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