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1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表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其中Ⅰ﹣4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3)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1中的 病进行调查.在调查时需要保证① .② .
(4)若图2所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则Ⅱ﹣8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下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怀孕后为避免生下有此遗传病的小孩,科学合理的优生措施是 .
(5)若Ⅱ﹣6和Ⅱ﹣7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要判断Ⅲ﹣9与该家庭的关系,可比较Ⅲ﹣9与 的线粒体DNA序列.
【答案】(1)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成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2)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3)单基因遗传病 随机取样 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4) 进行产前诊断
(5)Ⅰ﹣4或Ⅱ﹣8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图曲线可知,多基因遗传病在成年人中发病风险逐渐升高.
(2)题图曲线可知,大多数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因此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
(3)调查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不宜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
(4)根据图形分析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8的基因型为Aa.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即aa=9%,则a=,A=,则AA=,×=,Aa=2××=,正常人群中杂合子Aa的概率为÷(+)=.所以Ⅱ﹣8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下患病男孩的几率是××=.怀孕后为避免生下有此遗传病的小孩,应该进行产前诊断.
(5)根据母系遗传的特点可知,III﹣9的细胞质基因全部来自母亲.Ⅰ﹣4、Ⅱ﹣7、Ⅱ﹣8的细胞质基因应相同.若图2中II﹣6和II﹣7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要判断III﹣9与该家庭的关系,可比较III﹣9与Ⅰ﹣4、Ⅱ﹣8的线粒体DNA序列.
故答案为:(1)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成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2)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3)单基因遗传病 随机取样 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4) 进行产前诊断
(5)Ⅰ﹣4或Ⅱ﹣8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上;欲分析色素种类,可用_________(溶剂)分离叶片中的色素。
(2)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叶绿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_________。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_________(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3)野生型成熟叶片光合作用中,水光解的产物有___________,三碳糖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转变成_______,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4)野生型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突变体高_________μmolCO2m-2s-1。
(5)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下图)。
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且溶液的渗透压与细胞液渗透压相当
B.过程②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
C.过程③表示细胞壁的再生,④⑤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液体培养基
D.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不具有可育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