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选材正确的是
A.研究有丝分裂选择蛙的红细胞作为材料 C.研究无氧呼吸选择猪的红细胞作为材料
B.鉴定还原糖选择甘蔗作为材料 D.研究质壁分离选择玉米种子作为材料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选材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酵母菌研究群增长规律:
①取A、B俩个锥形瓶,各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A组接种少量酵母菌,B组不做处理。分别对A、B瓶进行定期取样,通过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估算酵母菌的 ,
进行取样计数之前,需将锥形瓶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 。
②该组同学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天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平均值(个/ mm3) | 207 | 124 | 656] | 694 | 743 | 768 | 753 | 630 | 663 | 420 |
据表分析,瓶中酵母菌数量变化是否符合“J”型增长? 。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 题型:综合题
(9分)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选材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酵母菌研究群增长规律:
①取A、B俩个锥形瓶,各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A组接种少量酵母菌,B组不做处理。分别对A、B瓶进行定期取样,通过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估算酵母菌的 ,
进行取样计数之前,需将锥形瓶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 。
②该组同学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天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平均值(个/ mm3) | 207 | 124 | 656] | 694 | 743 | 768 | 753 | 630 | 663 | 4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赣榆清华园复习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选材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2)实验步骤要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过氧化氢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过氧化氢”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
(3)利用18O标记H218O研究动物有氧呼吸的过程,则18O最终出现在
(物质)中;若用14C标记的CO2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暗反应,14C的转移途径是 。
(4)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唾液腺细胞的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则15N首先出现的具膜细胞器为 ,最终含15N唾液淀粉酶以 方式从细胞中分泌出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