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为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图:

根据对微生物发酵原理以及操作原理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酿酒前对粮食种子(多为高粱)要进行适当粉碎成小颗粒状态,但是并不磨 成面粉状态,这样做既保证了粮食中有机物与发酵微生物的接触面,又保证了有一定的透气 性.
(2)第二步高温蒸汽条件下蒸一段时间,其目的一方面是消灭杂菌(或“灭菌”),另一方面“糖化”的含义是使淀粉分子在高温下水解,利于微生物利用.
(3)第三步为什么晾至 35℃左右时才可向粮食中加曲?防止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发酵微生物死亡.“加曲”实际上相当于向培养基中接种菌种.
(4)发酵好后需要用蒸馏法获得酒精,蒸馏的温度应控制在 78℃,理由是该温度为酒精的沸点. 蒸馏出的原浆酒酒精浓度高达 95%以上,但成品白酒一般酒精浓度为 40-60度,“勾兑”的作用是向原浆酒中加水稀释,因此名酒产地要有好的水源地.

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解答 解:(1)在酿酒前对粮食种子要进行适当粉碎成小颗粒状态,但是并不磨成面粉状态,这样做既保证了粮食中有机物与发酵微生物的接触面,又保证了有一定的透气性.
(2)第二步:高温蒸汽的目的是消灭杂菌;“糖化”是指使淀粉分子在高温下水解,利于微生物利用.
(3)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发酵微生物死亡,第三步需要晾至 35℃左右时才可向粮食中加曲.“加曲”实际上相当于向培养基中接种菌种.
(4)发酵好后需要用蒸馏法获得酒精,蒸馏的温度应控制在 78℃,因为该温度为酒精的沸点.“勾兑”的作用是向原浆酒中加水稀释,因此名酒产地要有好的水源地.
故答案为:
(1)发酵微生物的接触面      透气
(2)消灭杂菌(或“灭菌”)     使淀粉分子在高温下水解,利于微生物利用
(3)防止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发酵微生物死亡      接种菌种
(4)该温度为酒精的沸点     水

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题中信息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研磨绿叶时需要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碳酸钙( 防止色素受到破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分离色素用层析液.滤纸条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市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纯化醋酸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制备培养基时倒平板的操作,该操作需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附近进行.
(2)该实验中纯化醋酸菌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在完成步骤④的操作中,为什么在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使得每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3)纯化的醋酸菌菌种将频繁用于果醋生产,则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保存菌种,但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原因是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4)将醋酸菌加入果汁中,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再变为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科研人员从荒漠植物中成功克隆抗旱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盐碱和耐贫瘠能力明显的转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它的研究成功对改良与利用大面积盐荒地、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题目中“克隆”是指PCR技术,其原理为DNA复制.
(2)图1为某种常用质粒的序列图,LacZ基因编码的酶能使无色的X-gal变为蓝色,Ampt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图2为目的基因的序列及其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科研人员欲用BamHⅠ和Bg1Ⅱ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X-gal和氨苄青霉素,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
(3)紫花苜蓿为双子叶植物,常用的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4)在对转基因植物进行个体水平的检测时,需将该植株栽培于干旱、盐碱和贫瘠环境中,以观察其生长状况.
(5)欲大规模的推广新品系,科研人员将转基因紫花苜蓿的胚状体制备成人工种子.
(6)在西北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整体性原理失调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市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象.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实线表示DNA含量的变化

B.图2所示细胞对应图1中DE段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时期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 ,由于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 ,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 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 ,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 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 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大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一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蓝藻中没有叶绿体分布 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

C.叶绿体分布于所有植物细胞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