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将下面右边列中的内容同左边的相应矿物质相对应。
1.钙 |
2.氢 |
3.硝酸盐 |
4.碘 |
5.磷 |
6.镁 |
7.钾 |
8.硫 |
9.锰 |
10.铁 |
A.一种同气孔保卫细胞中膨胀压形成有关的阳离子 |
B.在一种自然环境生态中植物常吸收的一种氮素化合物 |
C.需要用于合成半光氨酸和甲硫氨酸侧链 |
D.氨基酸、核苷酸和叶绿素的组分 |
E.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 |
F.经果胶使细胞壁连在一起 |
G.DNA和RNA的重要组成,但在嘌呤和嘧啶中不存在 |
H.在电子传递蛋白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 |
I.主要功能之一是光合作用中水裂解过程 |
J.对植物生长不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0对应的依次是F、D、B、J、G、E、A、C、I、H
本题考查这10种矿质盐对植物的作用。
钙的主要生理作用之一是植物细胞壁胞间质层中果胶钙的成分,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需要钙,钙还具有稳定生物膜的作用。1与F对应。
氮是蛋白质、核酸、辅酶、磷脂、叶绿素、细胞色素与某些植物激素等的组成成分。2与D对应。
硝酸盐,植物不能利用空气中的N2,仅能吸收化合态的氮,而且在植物的主要氮源是无机氮化物,而无机氮化物中又以铵盐和硝酸盐为主,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铵盐后,即可直接利用它去合成氨基酸。如果吸收硝酸盐,则必须经过代谢还原才能利用。故3与B对应。
碘,不是植物所需的必需矿质元素,因此对植物的生长不重要。4与J对应。
磷是DNA、RNA(核酸)、NAD+、NADP+、ATP、FMN、FAD的重要组成成分。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的核苷酸就是由1分子的戊糖、1分子的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的磷酸组成的。含N杂环碱,包括嘧啶碱基和嘌呤碱基中含N不含磷,故5与G对应。
镁,以Mg2+形式被植物吸收,其主要作用①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的“尾巴”。镁属于卟啉环的中央;②是光合和呼吸作用中许多酶如Rubisco的活化剂;③是DNA聚合酶及RNA聚合酶的活化剂,而且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活化也需Mg2+参与。故6与E对应。
钾,除了是60多种酶的活化剂,具有促进蛋白质、糖类的合成及促进糖类的运输等重要功能外,还能有效地影响细胞的溶质势和膨压,可参与控制细胞吸水、气孔运动和保卫细胞积累K+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积累K+的原因是保卫细胞质膜上具有光活化H+ - ATP酶(H+泵),该酶分解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产生的ATP,在分泌K+到细胞壁的同时,把外边打K+吸收到细胞中来,在K+进入细胞的同时,还伴随着Cl-的进入,一保持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就张开。故7与A对应。
硫,几乎所有的蛋白质中都有含硫的氨基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是含硫,在半胱氨酸的侧基R中含- SH。在甲硫氨酸中硫也存在于侧基中。
HS-CH2-CH(NH2)-COOH H3C-S-CH2-CH(NH2)-COOH
半胱氨酸 甲硫氨素(蛋氨酸)
锰,主要功能:①是植物细胞内许多酶的活化剂;②直接参与光合作用,锰为叶绿素形成和维持叶绿体正常结构所必需。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锰参与。9与I对应。
铁:为铁卟啉。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是细胞色素系统,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蛋白。根据吸收光谱不同,可分为a、b、和c三类,西部色素传递弟子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铁卟啉辅茎中的铁离子完成的。即通过交替氧化和还原铁离子来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还有铁氧还蛋白。10与H对应。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山东省高一12月学情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生物) 题型:选择题
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