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某二倍体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a、B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B.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_______运输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的变化趋势为______。在此过程中Na+离子的过膜方式是______。
(2)引起突触前膜上Ca2+ 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①至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
(4)为研究细胞外Na+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向细胞外液适度滴加含Na+溶液,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
(5)在突触部位胞内的钙离子主要来自于胞外。为证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提出可供实验的两套备选方案。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方案二: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另取一组实验材料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分化产生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肽
C.乙为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白细胞介素-2,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B.④③②⑤C.⑤④③②D.①④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受B、b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的位置下图。研究发现,用纯种的紫茎缺刻叶番茄和纯种的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F1全部是紫茎缺刻叶。用F1进行自交的F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 _________(填遗传定律)。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 。
(2)F1产生的配子种类为_____。
(3)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缺刻叶:马铃薯叶的比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质膜连同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0~lh内细胞液吸水能力不断增加
B.0~4h内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0~l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同
D.4.5h时细胞内溶液浓度与物质A溶液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病,则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B.若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则该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C.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则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D.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则II-4一定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睾丸,②全身细胞,A雄性激素
B.①中间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D.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