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查的方法 | |
B. | 酵母菌密度过大时,可揭开盖玻片滴加无菌蒸馏水稀释 | |
C. | 制片前要轻轻振荡试管,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 | |
D. | 制成装片后应立即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进行观察 |
分析 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3、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解答 解:A、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A正确;
B、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不能直接向计数室滴加蒸馏水稀释,B错误;
C、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或偏小,C错误;
D、血球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Ⅱ3的基因型可能是XHXh或Hh | |
B. | Ⅱ2和Ⅱ3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frac{1}{4}$ | |
C. | 该致病基因为隐性,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 |
D. | 该致病基因为显性,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O2溶液的浓度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 |
B. | 应设置煮熟的土豆片代替新鲜土豆片做对照实验 | |
C. |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一定是H2O2酶被消耗而大量减少 | |
D. | 如果把土豆片改为土豆研磨液产生的气泡速率会更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衰老细胞中不再发生该过程 | |
B. | 图示能表示某基因表达的全过程 | |
C. | 图中的4代表核糖体,细胞中的3一般有20种 | |
D. | 植物拫尖成熟区细胞也会发生图示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 |
B. |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 |
C. | 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 |
D. | 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除①外其他生物都含有DNA分子 | |
B. | 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是②③④⑤ | |
C. |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的生物是③⑤ | |
D. | 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生物有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应用32P标记位置Ⅲ处的磷酸基团 | |
B. | dATP在DNA合成时既能作为原料,也能提供能量 | |
C. | dATP中的“T”指的是d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D. | d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些大分子物质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 |
B. | 核膜可与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 | |
C. | 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
D. |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8 | B. | 49 | C. | 51 | D. | 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