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菌株Q的主要步骤.其中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筛选出菌株Q;该过程还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目的有两个,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步骤④表示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的过程,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
解答 解:(1)因为菌株Q能降解多环芳烃菲,所以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筛选出菌株Q,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目的有两个,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由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所以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故答案为:
(1)筛选出菌株Q 选择
(2)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3)高压蒸汽灭菌 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 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点评 本题结合流程图,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分离、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 |
B. |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 |
C. |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 |
D. |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⑥ | B. | ②④⑥ | C. | ③⑤⑦ | D. | ①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存在原核生物细胞 | |
B. |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
C. | 用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留下的粘性末端可能相同 | |
D. |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催化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