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以下哪项描述与该实验不相符(  )
A、T2噬菌体的成分是蛋白质和DNA,与染色体的成分相似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具有亲代噬菌体的遗传特性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细胞中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经培养、搅拌、离心后,在沉淀物中出现很高的放射性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专题: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T2噬菌体的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的组成为DNA和蛋白质,A正确;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遗传特性相同,B正确;
C、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细胞中不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C错误;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由于DNA进入细菌内部,故沉淀物中含有较高放射性,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食醋和蔗糖将鲜蒜腌成糖醋蒜,其是因醋酸与蔗糖分子存在于细胞间隙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经元素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得到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有35S
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不含有35S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有35S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翻译合成蛋白质
B、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C、一种转运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将它带到核糖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含液体3的半透膜袋萎缩,而含液体1的半透膜袋坚挺硬实,请推断实验开始时3种液体的浓度是(表中的“高”表示高浓度蔗糖溶液;“低”表示低浓度蔗糖溶液)(  )
 液体1液体2液体3
A
B
C
D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精子中有6条染色体,其中来自母方的有(  )
A、一条B、二条C、三条D、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B、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
C、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物质或结构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实验观察对象试剂     实验结果
A酒精重铬酸钾的
浓硫酸溶液
橙色变成灰绿色
B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甲基绿吡
罗红染液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
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间期细胞不着色,进入
分裂期后染色体着色
D豆浆中的氨基酸双缩脲试剂乳白的豆浆变成紫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皮肤对
 
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2)如图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
 
,称为
 
中枢,通过该中枢的调节,使皮肤②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3)若人处于剧烈运动状态,③结构的变化是
 
,与②结构一起使机体增加散热.
(4)若人并没有剧烈运动,但③结构的活动却很强烈,原因是
 
,③的活动结果,维持了机体的
 
的平衡.③的活动中的液体有臭味,说明其中有
 
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