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甲图:图甲中作用于免疫细胞的物质来自于血液和神经细胞,所以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
分析乙图:图乙中效应T细胞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特异性结合;
分析丙图:图丙为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解答 解:(1)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激素、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清除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已知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可能是由于FasL 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一、二(或第二)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基因Fas 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①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利用荧光标记膜蛋白可观察到突触小泡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
②若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需的,则将与钙离子结合的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时,膜电位没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故答案为:
(1)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 防卫、监控、清除 淋巴因子
(2)FasL 第一、二 (或第二) Fas
(3)钠离子内流
(4)突触小泡 减少
点评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内容,综合考查了突触结构、反馈调节、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细胞的来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
染色体数目(个) | 16 | 8 | 4 |
细胞数目(%) | 15 | 55 | 30 |
A. | 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 |
B. | 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 | |
C. | 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 |
D. | 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的H2O 既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也能参与物质运输 | |
B. | 植物光合作用中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氧将释放出叶绿体 | |
C. | 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H2O,其中的氧来自羧基 | |
D. |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严格控制,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但与环境无关 | |
B. |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的代谢效率 | |
C. | 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均发生变化 | |
D. | 细胞癌变是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8 | B. | 78 | C. | 82 | D. | 8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氧气的浓度;y-神经细胞吸收K+的速率 | |
B. | x-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各时期;y-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 | |
C. | x-细胞分化的过程;y-细胞内染色体的种类 | |
D. | x-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y-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交育种 | B. | 诱变育种 | C. | 单倍体育种 | D. | 基因工程育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对酵母菌进行活菌计数
B.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C.营养条件并不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D.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