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RNA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分析 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内容是:

解答 解:A、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A正确;
B、由中心法则可知,DNA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传递给RNA,B正确;
C、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C正确;
D、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也遵循中心法则,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心法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加入斐林试剂并沸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二倍体植物细胞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三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的数目最多时可有8个
B.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A,则对应密码子变为UUC
C.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D.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 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块
B.恒温培养箱中的CO2浓度维持在5%左右,以促进细胞呼吸
C.为了保证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环境,需大量添加各种抗生素
D.乙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最终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坡头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⑤⑥ 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条多肽链,其中甲链含有21个氨基酸、乙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脱下2个H后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棉蚜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监测棉蚜种群的发生情况,避免虫害的发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日期(月∕日)6∕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
棉蚜数量 (只∕株)0.44.741.5261.71181.91976.92175.62171.42173.2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棉蚜靠捕食棉花的叶和茎而生存
B.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
D.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是7月l0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天气晴朗时,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蜜柑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2)在4月晴天的11:00一13:00时,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其直接原因可能是胞间CO2浓度下降,总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呼吸作用强度下降.
(3)在6月晴天的11:00一13:00时,蜜柑叶片胞间CO2浓度明显上升,但净光合速率却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时叶绿体的ATP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温度影响了有关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受损,进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
(4)在黑暗时把叶绿体类囊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待类囊体膜腔的pH下降至4,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图).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①该实验必须在黑暗环境中操作的目的是为防止类囊体接受光照产生ATP影响实验结果.为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法进行分离.
②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类囊体合成ATP时膜内外存在H+浓度差.据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使水分解产生H+,在类囊体膜内外形成H+浓度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双牌县模拟)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