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将H2O中的O用18O标识后用于有氧呼吸,18O将出现在(  )
A.产物水中B.CO2C.丙酮酸中D.ATP

分析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H]同时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合成大量ATP.

解答 解:由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反应物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反应物水中的氧进入产物二氧化碳中,因此将H2O中的O用18O标识后用于有氧呼吸,18O将出现在二氧化碳中.
A、产物水中的氧来自氧气,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产物二氧化碳中的氧来自反应物水和葡萄糖,因此将H2O中的O用18O标识后用于有氧呼吸,18O将出现在二氧化碳中,B正确;
C、丙酮酸中的氧来自葡萄糖,C错误;
D、ATP中的氧来自ADP和磷酸,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具体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有氧呼吸过程中各中元素的来源、去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等位基因一般位于(  )
A.双链DNA的两条链上B.复制后的两条染色单体上
C.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因而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端粒酶),胚胎干细胞中也有端粒酶.据此分析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对“克隆”广义概念认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单一细菌长成菌落,属于细胞水平克隆
B.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后大量扩增,属于克隆范畴
C.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属于有性生殖范畴,不属于克隆
D.一个亲代个体通过无性繁殖产生一群遗传特性相同的个体,属于个体水平克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最可能是哪一类生物或细胞的模式图(  )
A.哺乳动物精子B.原生动物C.病毒D.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胚胎干细胞介导法(转基因动物培育的途径之一),即将外源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然后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于受体动物胚胎后可参与宿主的胚胎构成,形成嵌合体,直至达到种系嵌合.如图是实验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ES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在无菌、温度适宜、营养充足条件下进行,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营养物质还没有搞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培养细胞时需加入动物血清;
(2)图中②表示导入囊胚时期的胚胎,生成嵌合体小鼠④,外源DNA转染的ES细胞产生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3)1984年我国第一例转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诞生,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会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种生物的卵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
A.16对B.16条C.32对D.8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是(  )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每一组底物、酶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均一致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也可能失明.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对此现象推导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机体的过敏反应
B.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不进入血液
C.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就可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就能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