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B.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C. | 艾滋病 | D. | 乙肝 |
分析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解答 解:A、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疾病,A错误;
B、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疾病,B错误;
C、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C错误;
D、乙肝属于传染病,不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免疫失调疾病,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实例,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上10月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能将塑化剂添加到食品中,否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塑化剂会使男孩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孩出现性早熟等症状.由此可推测,塑化剂对人体的上述影响与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该激素是( )
A.雄性激素 B.雌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 | |
B. |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 | |
C. | 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 |
D. | 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M表示胰岛a细胞,①代表低血糖,则②③可分别代表肝糖元分解和脂肪分解 | |
B. | 若M表示膝反射的传入神经元,①代表适当刺激,则②③可代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和伸肌收缩 | |
C. | 若M表不初级消费者,①代表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量,则②③分别代表呼吸量和次级生产量 | |
D. | 若M表示成熟B淋巴细胞,②③分别代表效应B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则①只需代表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 |
B. | 寒冷条件下有些激素可以通过参与有氧呼吸过程而增加机体产热量 | |
C. | 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 |
D. | 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 | B. | 激素②随体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 | ||
C. | 激素③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 D. | 碘摄入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一反射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
B. |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主要是唾液腺 | |
C. |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
D. | 这一过程中只有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参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种嵌合体小鼠长大后,体内同时存在被“修饰”过的基因和未被“修饰”的基因 | |
B. | 通过“基因敲除”方式导致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 |
C. | 用限制性内切酶就能完成基因修饰 | |
D. | 这项研究为分离定律提供了有力证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