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某物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化合物名称为三肽.
(2)该化合物共有3种氨基酸缩合而成,该化合物中有2个氨基.
(3)该物质合成时失去2个水分子,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是指图中的②,这种反应叫脱水缩合.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相邻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3、分析题图:题图为某物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氨基,②是肽键,③是R基,④是R基.

解答 解:(1)该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CO-NH-),是由3个氨基酸形成的三肽.
(2)构成该化合物的3个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说明此化合物共有3种氨基酸缩合而成,该化合物共含有2个氨基(其中一个为题图中的①,另一个位于③处).
(3)该物质含有2个肽键,合成该物质时时失去2个水分子,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是指图中的②肽键,这种反应叫脱水缩合.
故答案为:
(1)三肽   
(2)3    2
(3)2     ②脱水缩合

点评 本题结合某物质结构示意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PH值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可维持在一定范围,与其无关的物质或过程是(  )
A.胰岛素的作用B.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C.生长激素D.脂肪及氨基酸转变为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只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异
B.在物种形成方式中,只有同地的物种形成需要经过隔离
C.若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则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均可保持不变
D.若个体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变异,则该变异在后代中必然被保留和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的物质是(  )
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C.血浆蛋白D.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1表示植物甲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的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2表示植物乙光合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2)假设图1中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为M,呼吸作用强度为N,则M与N的关系是M<N;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甲单位时间内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3)若植物甲、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2中C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与图1中光照强度为c时相同.
(4)图2中,植物乙从B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曲线AB段的存在说明该植物对CO2的利用具有怎样的特点?必须有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一种动物的正常体细胞有40对同源染色体,则其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有染色体 ( )

A.20条 B.40条 C.80条 D.160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研人员以人膀胱癌细胞为材料,研究二甲双胍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

⑴取等量人膀胱癌细胞,注射到先天性胸腺缺陷的裸鼠体内。7 天后裸鼠均长出皮下肿瘤。将患有肿瘤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A 组每天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二甲双胍溶液, 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 周,每天检测并记录小鼠皮下肿瘤体积。

①选用裸鼠作为人肿瘤细胞的受体,是因为裸鼠的_________机能缺失,对来自异种动物的组织没有免疫排斥作用。

②设置B 组,是为了排除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⑵以体外培养的253J 和T24 两种膀胱癌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二甲双胍、抗癌药物TRAIL 、二甲双胍联合TRAIL 进行处理,24 小时后测定癌细胞数量,与生理盐水处理组做对照,计算成活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各实验组中添加的二甲双胍浓度应____(相同,不同)。用二甲双胍处理后,253J 膀胱癌细胞的存活率比对照组减少了____%,这说明二甲双胍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_____(促进、抑制)。

②由图分析,两种癌细胞中,对TRAIL 高度抵抗的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③图1 结果说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253J 细胞的增殖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此病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1)研究人员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组,即B、C、D、E、F。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下图1。

①胸腺是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 ,原因是

②C、D、E组结果与 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 作用。从图1可知,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 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2)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24h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2。

①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是用 培养液培养细胞。理论上,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

②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