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_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9.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 。
(2)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 状态,气孔处于 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 反应,使叶肉细胞内C3、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
(3)据图乙分析,在1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02的量为 mL。
(4)若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上画出容器内C0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假期作业验收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正确的说法是( )
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B.跑1500米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
C.跑100米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
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02与吸收的O2之比约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假期作业验收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
B.①与③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五种细胞器
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假期作业验收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A. 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②﹣腺苷
C. 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 ④﹣腺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D.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 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酵母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
A.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
B.①②③都有细胞结构,都是原核生物
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③④⑤都是原核、自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8.14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
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
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