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
B. |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C. | 新物种的形成都是由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 |
D. |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决定生物表现型的基因型 |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解答 解: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
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有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只要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才是定向的,因此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一下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试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 | B. | 6 | C. | 10 | D.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进行1、2、6过程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周期的长短不同 | |
B. | 3过程可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 | |
C. | 4过程中因为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内色素沉积 | |
D. | 5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必须要用小光圈、平面镜 | |
B. | 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
C. |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 | |
D. | 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处理 | 结果 |
a | ①先将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 | ①发生质壁分离 |
②后将材料转移到蒸馏水中 | ②质壁分离复原 | |
b | ③先将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 |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
④后将材料转移到蒸馏水中 |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 |
c | ⑤先将材料置于无水乙醇中 | ⑤未发生质壁分离 |
⑥后将材料转移到0.3g/mL蔗糖溶液中 | 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前者是癌变,后者是分化 | |
B. | 前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后者减少 | |
C. | 前者不受环境影响,后者易受环境影响 | |
D. | 前者细胞中酶活性降低,后者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