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B. | 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 |
C.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 |
D. | 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生物进化,而新物种的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是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掌握生物进化的实质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为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b为神经元胞体膜 | |
B. |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做抗原,患者的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可导致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 |
C. | 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细胞免疫的应答 | |
D. | 图中显示相关递质一定为兴奋性递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 |
B. | 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 | |
C. | 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
D. |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等量相同滤纸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 |
B. | ①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可能达到最高 | |
C. | 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 |
D. | 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训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以生物一定会进化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C.种群中控制某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
D.生物变异的有利性是相对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