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C.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
D.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分析 1、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
(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解答 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T的数量,该链中C的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G的数量,而同一条链中A与T的数量不一定相等,C与G的数量也不一定相等,C错误;
D、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NA分子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及结论;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中,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彻底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D.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温带地区的大部分植物中,CO2固定过程中的第一个稳定中间产物是3-碳化合物,这就是C3植物.CO2的固定是暗反应的关键环节,但如果在暗条件下,暗反应很快便停止.
许多仙人掌植物的气孔仅在夜间开放,其CO2固定机制有所不同,进入气孔的CO2在胞质酶作用下,附着于一个3-碳化合物而生成一个4-碳化合物(苹果酸),苹果酸储存于细胞液中,直至白天才分解释出CO2进入叶绿体,在那里再以C3植物相同的机制固定.
(1)请简述暗反应中,C3植物CO2固定的第一个稳定中间产物生成的过程:进入叶绿体的一个CO2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形成两个C3分子.
(2)下列情况中,不能进行CO2固定的是夜间的C3植物( A.白天的仙人掌植物,B.夜间的C3植物).原因是没有光能暗反应循环就不能进行,没有C5分子,CO2固定就不能进行下去.
(3)根据上述资料,指出C3植物与仙人掌在CO2固定过程的不同处①CO2分子白天进入C3植物细胞,夜间进入仙人掌细胞;②C3植物直接固定CO2,仙人掌是CO2分子与三碳化合物而生成一个四碳化合物储存于细胞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能出现的是(  )
A.交叉互换B.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出现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冬去春来是植树种草的好时光,某同学进行了“萘乙酸(NAA)对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预实验,以为园艺工人扦插枝条提供参考,他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NAA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处理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操作还应吸走1mL,该操作体现了单一变量(等量)原则,本实验还缺少清水处理的对照组.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植物茎、根、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敏感程度:根>芽>茎.对离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除了需要添加蔗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物质之外,还必须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处理枝条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由图二可知,植物甲对NAA更敏感.
(4)该同学的实验意义主要体现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若他在干燥通风环境中进行图一过程和处理枝条,则最终实验结果将偏小(偏大/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常被称为“地球之肾”.某湿地拥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图表示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简图,请回答:
(1)图中代表生产者是A,消费者是B、C,分解者是D.
(2)假如该湿地B种群生物活动范围大,要获得该种群的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3)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
(4)B、C的有机物质生产称为次级生产量(填“初级生产量”或“生物量”或“次级生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需氧呼吸的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需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B.糖酵解后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乳酸
C.人肌肉细胞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是在第二阶段
D.产生大量的ATP是在第一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和17%B.30%和21%C.18%和31%D.17%和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DNA双螺旋模型
B.用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C.在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实验时,需要设置对照组
D.在探究CO2中碳的去向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