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如图1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细胞①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细胞①可以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靶细胞裂解后,要进一步清除抗原往往需要体液与免疫相结合.
(3)图2细胞为浆细胞,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其产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球蛋白).
(4)在人体免疫防线中,吞噬细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参与人体的哪几道防线发挥作用?第二、第三.

分析 分析图1:图1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将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因此图中①为效应T细胞.
分析图2:图2为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图中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高尔基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内质网;结构⑤为中心体;结构⑥为线粒体;结构⑦为溶酶体.

解答 解:(1)细胞①为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细胞①为效应T细胞,可以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靶细胞裂解后,并没有将抗原清除,只是将抗原暴露到体液中,所以要进一步清除抗原往往需要与体液免疫相结合.
(3)图2细胞能分泌抗体,应为浆细胞,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球蛋白).
(4)吞噬细胞可以参与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
故答案为:
(1)效应T细胞      细胞免疫      T细胞或记忆
(2)体液
(3)浆      体液免疫      蛋白质(球蛋白)
(4)第二、第三

点评 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结构域功能,二次免疫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自身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关于子细胞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个体基因型子细胞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
AAaBbAAaBb、aBb有丝分裂
BDDD、d减数第一次分裂
CAaBbAaB、AaB、b、b减数第二次分裂
DAaXBXbAAXBXb、XBXb 、a、a减数第二次分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在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
A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①不加入石蜡油
B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中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是控制实验的自变量.
(3)要测定B装置中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
C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A>B>C(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5)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b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A、B(B1、B2、B3,…)这些字母代表有机高分子物质,虚线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的名称为氨基酸.
(2)B可分为B1,B2,B3等,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b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
(3)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在人体内有4种,A主要分布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
(4)X与A的最主要区别是X含有核糖.次要区别是X含有尿嘧啶,A含有胸腺嘧啶(写中文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B.皮肤血管收缩,散热量减少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D.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变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1、2、3、4号试管加入适量水后再滴加2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来鉴定CO2.对此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正确的是(  )
A.丙试管与乙试管相连,其作用是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氧气
B.应在甲试管中加1mL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
C.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2号或4号试管除去
D.1号试管与3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的时间要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或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l或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D代表胰高血糖素,丙代表胰岛B细胞,丙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与神经调节相比,写出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的特点是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之间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抗体1(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5)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会不会完全丧失?为什么?不会 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某杂合高等动物个体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的细胞
B.同时存在这四种细胞的器官可以是精巢
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只有图甲所示的细胞
D.在进化历程中,图甲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使进化速度大大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B.在激烈运动中,血浆中的乳酸含量将增加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